一琴足以撑起一座博物馆

18.10.2017  10:59

  “石涧敲冰”。

  “引凤”。

  “竹寒沙碧”上的俊秀铭文。本文图片由四川博物院提供

  这把曾被耶律楚材珍藏的古琴,身价半亿

  □本报记者吴晓铃

  10月4日晚,在四川博物院举行的“高山流水明月夜”中秋音乐会,让公众享受到了古琴带来的清风明月好琴韵。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四川博物院,珍藏着30把从唐代至民国时期的传世名琴。这批上世纪50年代开始抢救性征集的古琴价值连城,仅其中一把“石涧敲冰”的唐代古琴,就被文物专家誉为“一琴足以撑起一座博物馆”。

  从唐、宋至明清时期的历代古琴,除了其自身造型雅致值得品玩之外,琴身背后的铭文,更镌刻出不同的琴痴故事。

   唐代古琴堪称稀世珍宝

  古琴,因其音色深沉、余音悠远,一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虽然古琴诞生已有3000多年历史,但至今存世的古琴中,尚无一把唐代以前的实物。目前海内外公私收藏的唐琴,也不过20余张,其中包括故宫的“九霄环佩”“大圣遗音”琴,湖南省博物馆的“独幽”“鹤鸣秋月”,浙江省博物馆的唐代雷琴和四川博物院的“石涧敲冰”等等。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研究员陈静告诉记者,存世唐琴若论市价,至少上千万元人民币一把。而“石涧敲冰”曾为元代中书令耶律楚材所拥有,更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历史人文价值。

  在四川博物院文物库房,“石涧敲冰”被专门放置在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中。琴身周围,用泡沫严丝合缝包裹。打开琴盒、取出棉布罩,紫栗色的古琴便呈现眼前。这是一把典型的灵机式七弦琴,形制浑厚古朴,虽然边角处漆皮因年代久远已斑驳掉落,但后来布好的琴弦,在上个世纪末还能弹拨出纯正圆润的声响。当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以后,“石涧敲冰”已不允许弹拨。在琴身背面,上刻“石涧敲冰”4字,凤召下方则是一枚“玉泉”的方印。根据四川博物院文物资料显示,此琴1951年由一位叫蓝敬礼的藏家出售给博物馆。

  “石涧敲冰”一直被认为是一张北宋古琴。但是故宫博物院古琴研究专家郑珉中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曾专门赴川博看琴。经过十多年的研究,郑先生通过这枚“玉泉”印章,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耶律楚材大字诗卷中的印章对比,得出了“石涧敲冰”古琴曾为耶律楚材收藏的结论。

  耶律楚材曾在元朝初出任中书令。当年正是他向成吉思汗建议,才减少了对汉人的杀戮。这位著名的政治家平生最大的爱好却是古琴,不仅善弹《广陵散》,自称有“琴癖”,还爱收藏名琴,家中遗产“唯名琴数张,金石遗文数百卷而已”。耶律楚材曾经居于北京西郊别墅玉泉山庄,因此在他珍藏的这把古琴上刻下“玉泉”方印。而“石涧敲冰”,则喻其可发金石之声。

  1991年,“石涧敲冰”曾被选送至新加坡“丝绸之路——唐代文物精华展”,引起轰动。这个无可争议的国家一级文物,被业内认为价值半亿也毫不为过。

   琴名寄寓文人凌风傲骨

  在四川博物院馆藏的30把古琴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28件三级文物,还有1件残品。这些古琴实物,不仅是中国历代古琴艺术的见证,其造型、铭文等也无不浓缩着中国古人的诗意生活和精神境界。

  当刚接管这批文物时,陈静就被“竹寒沙碧”“醉玉”“浮香”等诗情画意的名字吸引。她发现不仅古琴的清和淡雅让文人雅士视为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其琴名,同样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竹寒沙碧”,这张宋代古琴造型秀丽清雅,民国时期著名的古琴演奏家、收藏家裴铁侠取杜甫诗作《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中的一句“竹寒沙碧浣花溪”,为其命名。在琴背两侧,裴铁侠让他儿子裴墨痕刻录了为琴取名的原因:“杜陵抱稷,契之怀,老无所施,将赴成都,指点浣溪,寄情幽独,大有终焉之志。余筑琴堂于沙堰,治溪绿竹丛茂,亦足以畅叙幽情,而此琴修葺适成,因名以志之。”

  陈静说,抗日战争爆发后,裴铁侠为避轰炸,在草堂不远的沙堰修筑琴堂。以杜甫诗作为琴命名,是后代文人遥寄思慕之情的典型之举。

  宋代古琴“醉玉”,取自南朝《世说新语·容止》中,对嵇康醉酒后的描写。一句醉玉,形容其醉酒也如玉山之将崩,别具风采。陈静说,宋代文人雅士皆博古好学,“醉玉”之名,寄托了对魏晋名士风度的追慕;元代著名斫琴大师朱致远,以北宋诗“暗香浮动月黄昏”,为自己所斫的一把古琴命名为“浮香”;明代古琴“太古希声”的琴身背后,阴刻了“质以云门调以广陵,一唱三叹千古希声”两行行书,以《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形容此琴琴声之美;在清代蕉叶式古琴背后,道光庚戌年间的秋兰士主人,以杜甫《秋兴八首》中的诗句“碧梧栖老凤凰枝”,为古琴取名“碧梧栖凤”,并刻隶书:“以雅以南,其桐其椅。怀我好音,子孙保之。”

   ﹃引凤﹄背后镌刻一曲﹃凤求凰﹄

  随着研究深入,陈静发现这批古琴收藏者的故事,更为文物增色不少。

  明代古琴“引凤”,一把典型的百衲式七弦琴。它最大的特点,便是琴面和琴底均以六边形竹片拼接,形似龟背。因其工艺,称之为百衲琴。陈静介绍,百衲琴是古琴中比较罕见的形制,创始于唐代。因为竹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因此唐人开始尝试用竹装饰古琴。在“引凤”龙池左侧,其旧时主人裴铁侠题写了铭文:“唯竹与桐,高人所倚。并美兼收,相为表里。古意千年,九雷之比。”唐代,四川雷氏是最负声望的斫琴世家,裴铁侠对这把琴无比喜爱,认为此琴要有九个雷氏才能造出。

  陈静认为,这不仅旨在夸奖“引凤”之精美,还在于此琴镌刻了裴铁侠与夫从沈梦英的一段琴缘佳话。

  沈梦英的父亲沈靖卿是四川印坛声名卓著的篆刻家,曾与林思进、向项楚等学者交好。精于鉴赏的沈靖卿秘藏了一把相传为五代的百衲琴(后被文物专家鉴定为明代古琴),极为珍视。他的女儿沈梦英在其熏陶下,也能操得数曲。沈靖卿在去世之前曾留下嘱托:若有识货之人,且能弹奏,就是我的女婿了。恰好裴铁侠当时丧偶4年,闻之心动,遂前往观琴并弹奏。不久之后,裴铁侠请媒通聘,沈梦英果然携琴相嫁。至于取名“引凤”,则是他因琴而娶妻,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如出一辙,犹如现代版的“凤求凰”。

  据了解,四川博物院收藏的古琴中,有4把均由裴铁侠和儿子无偿捐赠。

  有意思的是,川博所藏古琴中有一把明代“席月”古琴,圆形龙池内刻楷书称由万历中后期太监李凤斫造。原来因明代宫廷教育文化影响,宫廷宦官学琴成一时之风,同时也涌现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宦官琴家。和李凤一样,嘉靖、万历时期太监冯保也精通斫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