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魏琴:进一步优化高层次职业人才培养体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面向职场的各种专业教育。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已经目标明确地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中专和专科层次的职业人才。为此,部分地方高校(第二层次的本科高校)已应用转型发展,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本科和硕士层次的职业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努力。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宜宾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副院长魏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代表团驻地告诉记者,“这些应用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指向还有待进一步梳理和确定。”她说,国务院2019年1月24日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这意味着国家将大量培养本科和硕士等高层次的职业人才,而构建和优化高层次的职业人才体系是实现“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首要任务。
但魏琴在调研中了解到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本科和硕士等高层次职业人才的培养指向不够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控空间小;对学术硕士(“学硕”)和专业硕士(“专硕”)点授权的分类评价还做得不够;“专硕”和“学硕”培养目标和阵地建设不够明确等。
魏琴认为,高层次职业人才的培养已经形成一定的培养目标指向,但与中专和专科层次的职业人才培养相比,还要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她表示,目标更明确地、更系统地培养本科层次和硕士层次(“专硕”)的职业人才,以期建立健全高、中、低不同层次(中、专、本、硕四个层次)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有梯队的职业人才队伍,对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有重大意义。
魏琴将在这次大会上建议:教育部组织制定适于应用转型发展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个标准要既不同于专科层次也要不同于重点院校,以适应于地方高校特别是应用转型发展的本科院校,以服务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到2020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目标。进一步调整明确“专硕”和“学硕”培养的主体阵地,增加地方高校的“专硕”培养点和招收人数,减少地方高校的“学硕”的培养点和招收人数;同时增加重点本科高校的“学硕”培养点和招收人数,减少其“专硕”培养点和招收人数,最终使重点本科院校为“学硕”培养的主战场,而地方高校或应用转型发展高校则成为“专硕”培养的主战场,以有利于高校准确定位和分类发展,也有利于用人单位的盲目追求学校品牌效应而忽略“专硕”和“学硕”对岗位的差异性,使培养的职业人才特色性、应用性、针对性更强,形成行业需要的硕士层次的职业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专硕”学位点授权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在学位点授权评审时,降低高级别的SCI论文、高级别的基础研究项目的权重,增加服务地方的应用性成果的权重,优化“专硕”学位授权时的教师队伍评价体系,分类评价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能力、贡献及学位点的资格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