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耳棒” 热了耳农心窝窝

19.04.2017  19:08

 

□记者 周金泉
    省林业厅上月发布消息称:为增加林农收入,助推秦巴山区脱贫攻坚,我省在编制“十三五”时期年森林采伐限额时,将广元、巴中市的“耳棒林”的主伐年龄从31年调整为8年。时隔一月,这一惠农新政策在基层反响如何?为农户带来多大好处?各地有何具体举措?4月10日至4月12日,记者前往两市的“耳棒林”消耗“大户”巴中市通江县、广元市朝天区、青川县进行调查。
8年龄“耳棒”最适宜利用
段木银耳最好的原材料就是青杠树。但过去的主伐年龄为31年,使通江银耳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4月10日,通江古林银耳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肖奎说:“树龄为31年的青杠树,直径起码有二三十公分,芯材比例高、木质很硬,导致菌丝不能有效分解,银耳产量很低,很大一部分芯材都白白浪费掉了。种银耳、木耳或香菇的‘耳棒’最佳直径为8至16公分,对应的主伐年龄应为7-8年。
    通江县陈河乡陈家坝村四组种植大户陈学俊说:“31年的‘粗棒’,老了,上面长不出多少耳子。只有树龄在七八年的‘耳棒’才适宜种银耳和木耳,产量比 ‘粗棒’至少提高50%。
    基层业内人士普遍反映,青杠树属于再生树种,只要科学、合理采伐,就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通江县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股股长吴家斌说:“青杠树的特点是:今年砍一根,明年发一蔸;不砍不发,越砍越发。
助脱贫攻坚大力营造“耳棒林
    早在新政策落地之前,朝天区和青川县就进行了多年的“先行先试”。两地也认为新的政策为积极营造青杠林,发展食用菌、木耳等产业带来了难逢的机遇。“新的政策对我们影响并不大,我们的耳农几年前就适应了8年的砍伐周期,乡镇林业站也是按8年审批,科学有序地循环间伐。”朝天区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向远宗介绍说。
    “我们的‘耳棒林’70%都是纯林,生长10年以后,一般就会自然死亡。原因在于‘耳棒林’密度过大,导致抗病虫能力下降,10年后就易生虫害。”朝天区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姚盛兵说:“为了保护资源,将资源有效地转变为农户增收致富的资本,我们一直实行8年主伐。
    在青川县,业内更有“坐七砍八”的做法。4月12日,青川县木鱼镇种植大户李坤生说:“管护7年,到了第8年就要砍,这是耳农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经验。但是,以前一户一年最多砍伐15吨,根本不够需求,只要价格合理,我是有好多要好多,那些不种木耳的农户就把耳棒卖给我或者到我这里入股。现在,政策放开以后,我估计很多乡亲都想发展 ‘耳棒林’种木耳了。
    青川县木鱼镇副镇长张思源认为,新政策出台以后,全县的采伐指标有望放大,木耳种植户的规模也将随之扩大,“以前,因采伐指标受限,家家户户的规模都很小,一年种5000棒才挣一两万元;现在,就可能一年种一两万棒挣五六万元了!

        青川县林业和园林局林业产业化发展中心负责人向明亮说:“青川黑木耳的市场需求大,是个脱贫攻坚的好产业,同时,耳农有成熟的种植技术。‘十三五’期间,全县将结合林业项目通过天然更新、人工点播等方式将‘耳棒林’由目前的100万亩发展到150万亩,助推脱贫攻坚。
    姚盛兵表示:“我们将结合最新的政策,对纯林逐步改造,同时,通过采伐造林或补植新的树种,达到混交的效果,有效提高林地结构,提高抗病虫能力和单位面积效益。
成本大幅降银耳之乡种耳忙
    “原来受31年主伐制约,我们陈河乡的‘耳棒林’根本满足不了需要,耳农只有到周边乡镇采购‘耳棒’,算上运输费用,‘耳棒’成本投到了0.34元-0.35元/斤。现在政策调整以后,‘耳棒’成本起码降低了一半。”陈学俊高兴地说:“4月1日,我就点种了。我不仅种了10万斤‘耳棒’的银耳,还在往年基础上新增了段木木耳种植,光种木耳的‘耳棒’就用了20多万斤。
    肖奎介绍说,执行8年主伐政策后,“耳棒”资源有了保障,通江耳农一般能就地采购到“耳棒”。他说:“1袋菌种点50斤棒,现在可节约7.5元的‘耳棒’成本。我们这里规模小的耳农一年都要点500袋菌种,规模大的有上万袋的,一年节约的成本可想而知。
    据吴家斌介绍,通江县150万亩“耳棒林”过去囿于政策限制,在“十二五”时期仅利用了1.75万立方米,但自去年主伐政策调整以后,一年中,“耳棒林”的利用就达到了8000立方米,这一数据今后还将逐年突破;与此同时,通江县银耳专合组织新增7-8家,银耳大户新增3000多户,普通耳农新增5000多户 (其中有2000多户贫困户)。
    “去年,全县新增‘耳棒林’6000亩,我们鼓励耳农利用自家山林和房前屋后发展耳林,这样,成本很低,收入更高。”吴家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