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频涉案“小官巨腐”严重

16.07.2014  14:25
        盘点今年首轮“巡视清单

        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5日公布的今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反馈汇总情况看,干部群众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反映了14个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的一些主要问题,其中,工程建设等领域腐败多发、“一把手”频频涉案、“小官巨腐”等尤为突出。
        专家普遍认为,上述问题表明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依然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
工程领域腐败“高发
        近年来,资金量大、利润丰厚的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区”,往往“一个项目建起来,一批干部倒下去”。在这轮巡视过程中,工程建设等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也是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干部群众反映的一个普遍问题。
        甘肃省干部群众反映,一些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损失巨大。复旦大学干部群众反映,江湾校区基建工程严重违规,发生质量事故,存在安全和腐败隐患。河南省干部群众反映,一些领导干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插手土地转让、工程招投标等收受贿赂问题比较严重。
        治愈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顽疾”,还要加强反腐倡廉基础制度建设。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要用制度管权、管钱,念好约束权力的“紧箍咒”,把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形成不敢腐也不能腐的有效机制。
一把手”涉案呈上升趋势
        从天津、山东等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干部群众反映的情况看,“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不仅数量多、危害大,而且呈现上升趋势。
        细数近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腐败案件,当事人不少都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这些“书记”“市长”“董事长”“总经理”,或利用手中大权设租寻租谋取私利,或借职务之便非法侵占国有资产,或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受贿卖官,与一般的腐败案件相比,往往性质更恶劣、危害更大。“从巡视情况看,我们监管领导干部的‘制度之笼’还不够紧密。”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认为,“一把手”频频涉案背后,是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权力运行机制不透明,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还存在缺陷。
        姜明安建议,尽快制定党内重大问题决策程序条例,规范权力运行的程序;公开“一把手”权力清单,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监督。
苍蝇腐败”问题凸显
苍蝇胃口大,官轻贪腐重,这是本轮巡视过程中干部群众反映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北京市干部群众反映,乡村干部腐败问题凸显,“小官巨腐”问题严重。宁夏回族自治区干部群众反映,涉农资金违纪违法案件多发。海南省干部群众反映,基层反腐败斗争形势较严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基层干部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他们的腐败行为是百姓身边的腐败,往往危害更大,影响更坏,对社会的冲击力更大。而且,‘小苍蝇’不打有可能变成‘大老虎’。”辛鸣说。
        新华社记者  张晓松  黄小希
        (据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