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不脱贫 帮扶不脱钩

07.12.2015  10:56

 

大家都尝一尝嘛,如果都觉得沃柑的口感很好,那今后一定有市场。”11月25日上午,顺庆区龙桂乡田家坝村村委活动室的坝子里,该村“第一书记”费兴平正向20多名村民介绍沃柑的优点。当天,对口帮扶田家坝村的顺庆区安监局运来2000株沃柑幼苗,准备发给该村32户贫困户。

 

发展经果林栽下300亩“摇钱树

 

栽啥柑子树哟?猴年马月才见得到效果。”“原来组织我们栽核桃树都没得啥收益,现在又栽柑子树,恐怕还是搞空名堂。”虽然沃柑苗是免费发给贫困户栽植,但部分贫困户似乎并不领情,对发展沃柑产业抱有诸多顾虑。

 

为打消群众的疑虑,费兴平特意从产地带回几公斤沃柑,现场剥给村民品尝。“两年后就能挂果,市场价每斤4元左右。”面对村民提出的质疑,费兴平耐心地做解释。听说沃柑的市场行情不错,在场的贫困户这才动了心,不到1个小时,2000株沃柑幼苗就被领走。

 

记者随后在田家坝村看到,房前屋后、荒山荒坡到处都是忙着栽树的群众。来自区安监局的帮扶干部奔走在植树现场,指导群众栽植技术。

 

全村计划栽植1万株沃柑,今年先期栽植2000株。”费兴平介绍说,为实现田家坝村整村脱贫,区安监局邀请果树专家对该村的土质、气候、水源等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认为,该村适宜栽植柑橘、核桃等果树。目前,区安监局除了在该村推广沃柑外,已引导群众连片栽植锦橙100号、优质核桃等300亩,并送去4吨化肥。两三年后,这些果树将成为田家坝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免费送鸡苗32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李哥,现在还有好多只鸡?有多少在下蛋了?”离开栽树点,费兴平又走进贫困户李正凯家中,对区安监局送给他家的鸡仔饲养情况进行了解。

 

李正凯一家是田家坝村因病致贫的贫困户。2008年,李正凯被确诊患有血管瘤,2010年实施了手术,共花去医疗费用10多万元。李正凯的母亲冯玉芳年过七旬,患有肺气肿、气管炎、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今年又因肾结石住院治疗。一家两个“大病号”,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原来还有儿子帮我一把,儿子去年参军去了。现在地里的重活我一人也干不了。”李正凯的妻子余香碧说,3个月前,区安监局送来一批鸡仔,她领了25只,现在还存活23只,已有5只鸡下蛋,每个蛋卖1.3元,有专门的商贩上门收购,每天卖蛋的收入可以补贴一点家用。

 

致富不敢说,脱贫还是有希望。”余香碧告诉记者,在区安监局的协调下,丈夫和婆婆都享受到了农村低保,加之节假日帮扶干部送来的“红包”、米面油等,日常生计总算能勉强维持。“等儿子两年后退伍回来,能帮衬家里一把。那时家里的日子就会好过些了。”余香碧说。

 

这批鸡送来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各种防疫,村民只需饲养一两个月就可捡蛋。”区安监局帮扶干部陈旭介绍,区安监局为该村32户有意饲养家禽的贫困户免费送去了900多只鸡仔。为调动贫困户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还与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鼓励其扩大养殖规模。区安监局还将在顺庆城区农贸市场租赁摊位,设置田家坝村土鸡蛋直销点。

 

栽植经果林,经果林下套种豆类或饲养小家禽,家禽产生的粪便为经果林生长提供有机肥。”陈旭认为,帮助田家坝村贫困群众发展可循环的绿色产业,村民有了持续稳定收入,脱贫就有了希望。

 

扶贫先扶志调动群众积极性

 

费书记,你们修路把我院坝都挖烂了,咋个办?”在田家坝村新推出来的通组公路边,一位村民找到费兴平讨“说法”。

 

修路总得有个过程,院坝烂了只是暂时的,肯定会给你弄好。从长远来看,路能通到你家门口,也是件好事噻。”费兴平耐心地安抚村民。

 

田家坝村交通闭塞,不仅影响群众出行,还严重制约了该村产业发展。前不久,区安监局拨给该村一笔扶贫款,村干部请来挖土机,几天时间就推出长约2公里的路基。根据区安监局为田家坝村制订的扶贫规划,该局目前正在协调顺庆区交通运输局,争取更多资金硬化这条通组路。

 

贫穷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奋斗的激情。”陈旭说,在帮扶田家坝村的工作中,他发现,部分群众没有长远发展意识,安于现状,甚至对帮扶工作不支持、不配合,这是扶贫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陈旭认为,扶贫工作不能成为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一头冷,政府主导帮扶,群众还需自身努力,只有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双方发力才能打赢扶贫攻坚战。

 

虽然有很多阻力,但我们向群众作出了承诺:一户不脱贫,帮扶就不脱钩。”陈旭说,在半年时间的扶贫工作中,干部磨破了嘴皮子,跑烂了鞋底子,总算帮助田家坝村发展起了蛋鸡养殖、核桃和沃柑等产业,建成一条土坯路,维修一口山平塘。尝到甜头的村民也开始慢慢理解和配合扶贫工作了。(南充日报蒙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