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也许只剩高盛

11.12.2013  13:53
核心提示:据路透社报道,30多年前,高盛买下了专做咖啡和黄金交易的公司J. Aron &Company,在各银行中率先进驻大宗商品市场。   据路透社报道,30多年前,高盛买下了专做咖啡和黄金交易的公司J. Aron &Company,在各银行中率先进驻 大宗商品 市场。
  而从现在起的一年之后,高盛也许会是在商品市场最后坚守的银行之一,当下经营着高盛的前J.Aron交易员们,孤独地守卫着自己的权利与客户需求,买卖铜、原油和玉米。留在商品市场的银行寥寥无几,因为金融企业与原材料市场之间那种不稳定的、分分合合的关系,又再次陷入恶化境地。
  监管加强、政治压力、利润率下滑,以及来自海外银行等新来者的激烈竞争,正在迫使高盛的对手们撤出或缩减商品业务,尤其是成本更高的现货 大宗商品 交易,这曾是很多银行的一项核心业务。
  周四,德意志银行宣布因监管压力而退出 大宗商品 交易业务,砍掉200个就业岗位。德银在过去10年曾是 大宗商品 交易的五大巨头之一。在这之前,规模较小的瑞银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等银行已经采取类似行动。
  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等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也正处于退出 大宗商品 交易的进程中,而巴克莱已经把商品部门缩减五分之一。
  还没宣布长期计划的其他几家大银行,基本上都对商品交易的话题保持沉默--唯有高盛除外。高盛的高层已经对大约250名前J.Aron交易员们给出明确支持,这些人在2009年帮高盛大赚50亿美元,到去年这个数字已经降至不到10亿。
  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布兰克梵在9月称,商品交易是“一项核心与战略性的业务”。布兰克梵的职业生涯,就是在1980年代初从J.Aron做贵金属销售起步的。
  高盛首席营运官(COO)、1990年代后期在J.Aron做过管理的柯恩说,客户们“确实需要我们做这块业务。”该公司一名发言人周四称这些声明仍然有效。
  话语之间,区别彰显。
  “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已经把 大宗商品 业务拿来出售。高盛不会做这样的事,”商品巨擘嘉能可的石油部门主管AlexBeard今年稍早在一场会议上称。
  太多下行风险
  银行业者今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包括美国国会围绕银行实货 大宗商品 业务造成市场泡沫的指责展开讨论等。
  贸易巨头Gunvor的执行长TorbjornTonrqvist今年稍早时表示,“对很多银行来说, 大宗商品 存在太多下行风险。”
   大宗商品 交易的五大巨头削减业务,给嘉能可和Gunvor这样的公司带来机遇,也给受监管程度更宽松的银行创造了机会,例如南非标准银行、侧重新兴市场的渣打银行、澳洲麦格理集团和巴西Grupo BTG PactualSA等。
  高盛在国内肯定仍面临一些竞争。美国银行旗下美林及花旗集团在过去两年出人意料地增强业务,各聘用了约200-250人。对这两家银行而言,都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试图打造顶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