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沼气池 引发宁南三重蝶变

04.08.2015  14:03

  7月15日,即将完工的宁南县西瑶乡拉洛布依新寨,蒙蒙细雨给这个美丽的新寨披上了细纱。村民张顺兴围绕寨子转了一圈,啧啧称赞。

  “这个房屋设计好,建房时把沼气配套上了,建设节约了成本,又省时省力。”张顺兴说,用了多年的沼气现在离不开了,新房建设一定要配套。

  让适宜建设的农户都有一口沼气池,是宁南的梦想,也是一直努力的目标。截至2014年底,该县户用沼气池有27780户,加上今年实施的4000户,全县适宜区域沼气普及率已达到77.5%。

  “能达到这个数据,离不开省州领导对宁南的项目支持。”据宁南县委主要领导介绍,得益于省农业厅、省农能办等省州部门长期以来对该县沼气建设的支持,一口沼气池使得宁南农村发生三重蝶变,不仅改变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而且提高了生活水平,同时促进了农民节支增收、促进了宁南县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省州大力支持宁南 项目纷纷落地

  宁南光热条件得天独厚,县境内平均日照时间达2257.7个小时,全年无霜期长达320天。现代畜牧业的全面发展,使得畜牧粪便原料充足,全县适宜建设沼气户有4.1万户,适宜建设集中供气的有100余处。“要取得省州领导的支持,前提就是要把项目做好,最大限度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宁南县政府主要领导说。

  项目的精准实施为项目争取加分。凉山州能源办主任沙马黑则表示,哪个县干得好,项目就向哪个县倾斜。“宁南领导重视、部门给力、群众积极参与,沼气池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项目效益好,因此项目分配时自然要向宁南倾斜。”沙马黑则说,2015年凉山州集中供气点建设任务有9个,其中宁南5个;2014年和2015年宁南沼气建设任务4000户,占到全州的八分之一。

  据了解,宁南县能源办、发改、城建、农机、烟草等单位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对接,让省州相关部门了解宁南、项目支持宁南。省农能办领导一直关心宁南沼气池建设,据省农能办副主任尹显智介绍,近几年,宁南县承担的中央、省级户均沼气建设约有9000户,承担新村集中供气工程8处。“从量来说,无论在全省还是凉山州都不算最大,但是工作做得很好,保质保量地完成。”尹显智说。“十二五”期间,省州在农村能源项目上对宁南的支持就达5875.47万元。其中,户用沼气1854.48万元、集中供气沼气工程269.5万元、风能提灌站和太阳能提灌站530万元、光伏发电1673万元、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应用项目1548.49万元。

  沙马黑则还表示,由于宁南县的规模养殖户较多,建设条件较为成熟,因此在“十三五”规划中,新村沼气集中供气建设项目还将大幅度向宁南倾斜。

  部门政府群众三方参与 建设前后都极有套路

  项目落地,宁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安排部署。今年400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下达后,宁南专门召开全县能源建设大会,并把沼气建设纳入目标考核,从7月开始,项目乡镇每个月均要通报一次建设进度。“沼气既能解决百姓生活需求,又能保住青山绿水。”杉树乡党委书记吉地日力说,乡村组各级干部大力宣传沼气好处,动员群众积极参与。

  通过宣传引导、部门协作、整合项目拓宽渠道、建立多方筹措的投入机制,让宁南的老百姓在兴修房屋、在新村新寨建设上,即使资金再紧缺,也要配套沼气建设。西瑶乡拉洛布依村寨为29户村民集中统规统建,在规划配套沼气池时,有些村民并不乐意。该县能源办就把会议开到了村寨,宣传配套沼气建设的意义、现在建设和以后建设的成本,面对面跟村民细细算账。“在宁南建一口沼气池全承包出去要5000元,而我们新村建设的村民只花了2300元,其他由国家项目整合配套补助,真的很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村民张顺兴说,他家建新房花了27万元,资金有困难,还和亲戚借了不少,但账算明白后沼气还得建。开完宣传动员会的当天下午,29户全部交齐沼气建设资金。

  建设过程中,宁南采取先建后补的形式,确保资金实施到位。严格工程质量,乡镇初验收公示,申请县农村能源建设领导小组验收合格后,再拨付资金兑现到农户。同时严格资金管理,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资金违规使用的案件。

  建设完毕后,宁南认真建立和健全项目档案。对建设农户实行编号管理,建立项目用户档案,并将项目从申报到竣工验收的所有文件资料,纳入微机管理。

  沼气点燃百姓生活 引发三重蝶变

  在实地踏访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沼气让宁南百姓生活发生了三重蝶变。

  第一重蝶变,是生态环境。沼气池的使用,彻底改变了农村昔日“砍柴煮饭烟熏眼,粪水蚊蝇满庭院”的状况,改变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同时,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可替代薪柴2500公斤,保护林地3.5亩。宁南森林覆盖率能达到51.7%,沼气功不可没。普及了沼气的项目村,山清水秀,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第二重蝶变,是经济效益。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减少燃料支出800—1200元,减少农药和化肥支出100元左右,加上沼气综合利用的增收效果,每年户平可节支增收1000—1500元。正如农民所说:“一口沼气池,一个钱罐子”。

  第三重蝶变,是农业产业。宁南的农村,正在通过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蔬、粮、桑)”等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畜禽粪便资源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形成了上联养殖业、下联种植业的农业循环经济新格局。

  沼气建设,效益实实在在看得见。走进披砂镇小田坝村村民彭明春的厨房,窗明几净,灶台洁白无尘,将灶具开关一扭,“”的一声蓝色火焰窜了上来,发出“呼呼”的响声。

  “用沼气巴适得很,比天然液化气好,火力太给力了。”彭明春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她家4口人,以前每个月用电要花费100多元,还时不时会停电。去年6月,宁南县在小田坝村实施了集中供气建设,她家从此过上了清洁又方便的生活。

  利好还不止于此。在自家养殖场的沼气集中供气站,长运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谭清银介绍:“以前猪粪都是露天发酵,现在建了沼气池,粪便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谭清银说,集中供气点的沼气除了养殖场使用之外,同时供给周边50多户农户,粪便经过沼气工程厌氧发酵后,沼液通过管道输送,用于核桃、桑树园的灌溉,一举两得。

  无独有偶。在景星乡黑泥沟村吴容福家,她正在用沼气煮饺子,几分钟后,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用沼气就是方便、来得快。”吴容福说,她家十几年前就建了沼气池,2012年,国家补助她家1480元,她自己花了3000多元对沼气池重新维修,把厨房也进行了改造。由于厨房明亮整洁,改变了农村在锅里屯猪食的习惯,一旦煮好立刻将猪食盛在桶里提到猪圈,待喂猪时再取用。“厨房干净漂亮,整个环境卫生大变样,全家生活质量都提高了。

  这是沼气点燃宁南百姓生活的缩影,也是宁南新农村幸福生活的写照。在该县的“十三五”规划中,还将争取建设7500口户用沼气池,加上集中供气,几年后,全县农村将实现沼气100%全覆盖。

 

 

采自《四川日报》7月27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