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减灾 一切为了人民

17.05.2018  09:31

2018年5月9日,我省举行2018年岷江流域自然灾害应急大演练。

2018年3月28日,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组织到夹江县甘江小学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

省减灾中心配备的方舱式救灾专用车。

2016年5月11日,省减灾中心工作人员在浣花溪公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

2018年5月11日,“四川救灾应急物资装备展”在成都339广场开展。

2017年5月11日,省减灾中心工作人员在宜宾参加应急演练。

2017年11月6日上午,四川省减灾委员会、四川省民政厅在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举行向全省受灾困难群众发送御寒物资启运仪式。

十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猝然而至。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倾情支持下,四川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

  十年来,四川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成功应对了“4·20”芦山强烈地震、“11·22”康定地震、“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8·8”九寨沟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受灾地区实现振兴发展、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十年来,四川面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面对自然灾害对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考验和警示,勇于突破、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勇于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防灾减灾救灾新路。

   1

  十年探索之路

  四川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极大提升

  十年来,四川紧紧围绕构建“减灾—备灾—救灾—灾后救助”四位一体的综合救灾大格局工作思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实现了灾前预防与应急处置并重,常态减灾与应急救灾结合,全省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更趋完善,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极大提升。

  强化政策制度创制,着力构建联动、高效、规范、有序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初步构建起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先后出台《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四川省“十三五”防灾减灾规划》《四川省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修订《四川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四川省重大自然灾害主要损失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制度,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加强防灾工程建设,着力增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应急指挥体系建设方面,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的省市县乡四级综合减灾应急指挥体系和灾情信息网络,有力提升灾害应对信息化手段;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业务系统,实现震后3小时初步形成评估报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面,已建成避难场所821个,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布局合理、有灾能避的应急避难场所网络体系。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方面,制定出台《四川省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建成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55个。救灾物资储备方面,建成省市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191个、救灾物资储备点1210个,存在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乡镇村全部建立储备点,基本形成“覆盖全川、辐射西南”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应急演练方面,坚持年度开展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的“省级抗震救灾综合演练”,适时开展军地联合应急演练,增强了应急联动和军地协调配合能力。同时,坚持未雨绸缪、关口前移,着力固本强基,大力实施城乡住房、学校等建筑物加固、地质灾害治理、蓄滞洪区建设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项目,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打造立体预警网络,着力提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地震灾害监测预警方面,自主研发涵盖地震预警监测、地震预警信息产生、信息发布、信息接收和应用等环节的全套地震预警技术体系。气象监测预警方面,全省气象观测站网平均间距缩小到10公里,基本实现新一代天气雷达盆地全覆盖,气象预警信息社会单元覆盖率比5年前提高了13.5%。山洪灾害预警方面,将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延伸至4039个乡(镇),建成自动监测站点6636个、监测预警平台197个,省防汛指挥中心平台实现对全省1.2万个站点的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预警方面,开展了76个县域地质灾害详查,排查核实隐患点4万余处,紧急转移避让3万余人,避险搬迁8万户、工程治理961处和排危除险2634处。

  探索恢复重建新模式,着力增强灾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分析四川近十年的自然灾害,大都发生在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坚持走“绿而美、绿变金”的发展振兴之路,既考虑灾区原有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又充分利用恢复重建提供的机遇,高起点、高标准重建;既高度重视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又努力实现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在产业培育上继续发力,加快实现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特别是“4·20”芦山强烈地震恢复重建过程中,探索出了“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

  构建宣传教育大格局,着力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开通了“四川减灾”公众号,定期或不定期推送防灾减灾知识;每年举办“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主题教育宣传,初步构建起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格局。以省防灾减灾教育馆为平台,定期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讲座,举办防灾减灾趣味活动,吸引更多中小学生参与,初步形成“小手牵大手全民重防灾”的宣传模式。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事业单位,让防灾减灾文化逐步深入人心,形成基因传承。全省共举行防灾减灾演练4.3万次,发放宣传资料344万份,摆放各类展板403万幅,举办培训讲座8万场次,培训答疑27万人次。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加强联系,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学术交流,推动全省防灾减灾理论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创新社会动员机制,着力规范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坚持把支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作为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灾害治理体系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在全国率先成立“四川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统筹中心”,统筹协调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实践中,提出“属地为先、米字切割,网格布局、八方落地,中心开花、灾区结果”的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灾之路。在全省多灾易灾地区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在地协调站”,分期分批建立遍布全省21个市州和部分高风险区县的协调站,组成一张覆盖全川、辐射相邻省份的在地协调网络,优化整合黄金72小时之内的社会救灾资源。

   2

  十年奋进之路

  防灾减灾救灾积累出四川经验

  十年风雨,四川一次次与灾难抗争;十年奋战,四川在实践探索中积累了防灾减灾救灾的经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核心。过去十年的防灾减灾救灾过程中,始终全过程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正确处理人和自然、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动防灾减灾工作更好服务于经济发展、更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防抗救相结合,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过去十年的防灾减灾救灾过程中,四川始终立足防灾减灾救灾相统一,灾前灾中灾后相统筹,坚持贯彻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在中央统筹指导和支持帮助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分级负责,就近指挥、强化协调并在救灾中发挥主体作用、承担主体责任,高标准、高质量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

  注重科学重建,提升协调发展能力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途径。过去十年,四川先后经历汶川、芦山、康定、九寨沟等地震。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始终坚持恢复重建与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相结合,与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相结合,把握好恢复重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针对灾区的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等进行科学规划和重建,既注重灾区恢复重建现实需要,又注重灾区长远发展,实现了防灾减灾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健全法治体系,增强应急响应能力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前提。过去十年,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防灾减灾的法规政策制度,为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显著增强。救灾准备、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灾害救助、军地联动等机制进一步健全,有效提升了灾害应急响应能力。

  统筹各方力量,提升灾害救援能力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保障。在过去十年的减灾救灾过程中,注重发挥各方力量,努力发挥资源统筹与配置的最大效率。四川经历了接受社会力量参与、指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三个阶段。事实证明,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过渡安置、恢复重建等工作,有利于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格局,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效率。同时,充分引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有利于降低政府救灾压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3

  未来奋斗之路

  开启四川防灾减灾救灾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新时期,要进一步处理好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与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融为一体,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健全协调机制、提升综合能力、夯实技术保障,推动防灾减灾救灾更加专业化,更加精细化,更加精准化。

  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治理体系。抓住机构改革机遇,积极整合工作力量,尽快理顺工作思路,尽早形成防灾减灾救灾战斗合力。进一步树立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领导和主体地位,发挥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提供保障等重要作用,构建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区域协同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更加注重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强化政府、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配置资源,提升救灾效率,打造更加“优化、协同、高效”的防灾减灾救灾治理体系。

  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协调机制。强化各专项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应急联动机制。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实现各种灾害风险隐患、预警、灾情以及救灾工作动态等信息共享。完善自然灾害新闻发布和舆情应对机制,规范灾害应急处置现场新闻发布。完善军地联合组织指挥、救援力量调用、物资储运调配等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立风险防范、灾后救助、损失评估、恢复重建和社会动员等长效机制。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生活保障安排、物资装备储备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以及恢复重建资金筹措机制。

  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整合防灾减灾救灾大数据体系,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核查与信息共享能力,加强地质灾害区域、城市重点工程等重大风险隐患调研,编制灾害易发频发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图。完善全面灾害预防与应对教育体系,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以村镇和社区为基础单元,全面提高全省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进一步夯实防灾减灾救灾技术保障。加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投入,提高防灾减灾科技水平。大力发展应急产业,培育应急促进安全监控、安全避险、灾害防控、应急救援等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快速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扩大各类防灾减灾人才队伍规模,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应急抢险救援能力。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