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一些地方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存"两张皮"现象

26.06.2014  14:42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 陶叶)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凤玲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目前,一些地方存在着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现象,校企合作也有“一头热、一头冷”的问题,企业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职业教育要促进企业参与,让企业成为重要办学主体,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其中一方面需要外部社会环境的支持,同时另一方面也需要激发企业内在的动力。只有这两方面共同发力,才能够促进产业、企业和职业教育更进一步密切的结合。

记者:第一个问题,我们知道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有几个瓶颈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产业的积极性,这次《决定》提出产业发展要和职业教育同步规划,请问有什么考虑和打算?

王凤玲: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职业教育如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确实是我们非常重视和力图突破的难点。从现实情况看,经过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就成为经济工作的关键词。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结构的调整,本质上就是人才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我们劳动力的规模、素质、布局和结构都要同步跟上,同步调整,职业教育在这方面就承担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责任。

在这个大背景下,办好职业教育更加需要企业的参与、市场的支持。其实在历史上,新中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企业兴办的。最近十多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企业参与相对减少一些。目前,一些地方存在着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现象,校企合作也有“一头热、一头冷”的问题,企业参与积极性不是很高。职业教育要促进企业参与,让企业成为重要办学主体,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其中一方面需要外部社会环境的支持,同时另一方面也需要激发企业内在的动力。只有这两方面共同发力,才能够促进产业、企业和职业教育更进一步密切的结合。

为了破解目前的问题,从宏观方面来看主要是要抓紧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是要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在行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布局中同步考虑。从纵向看,就是在中长期的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里,要把技能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优先布局,不仅要有政策设计,还要考虑资源优化配置。从横向来看,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也要把职业教育作为非常重要的支撑,作为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的抓手。今年我们启动了“十三五”规划的前期研究,我觉得在“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不仅要在国家层面,包括地方制定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时候,都要把职业教育发展作为重要的内容,引导和支持地方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如果大家能像重视义务教育发展一样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话,职业教育就会迎来一个春天。

第二方面,还是要完善制度设计,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办学。深化校企合作的关键还是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政府方面的引导、培育当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研究出台一些优惠的激励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企业和学校互利共赢。这方面,一些地方先行先试做了很多的探索,有些省市还在实践中出台了校企合作的促进办法,这些都是很好的实践。我们将配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在进一步总结、梳理地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制定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促进条例。这个条例以及相关实施细则出台以后,将对校企合作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比较规范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