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观鸟圣地“天使林” 10年近150种鸟儿做客
10月9日,记者在川大“天使林”拍到的四川短翅莺,它是今年5月才确定的新鸟种。
黑喉歌鸲,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部至印度部分地区,极为罕见。2011年在川大“天使林”被拍到。 巫嘉伟摄
9月25日,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天使林”,众多观鸟爱好者聚集在此拍摄。
红嘴相思鸟
既非公园,也非自然保护区,一片藏身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小树林,却被全国的观鸟爱好者冠以“天使林”的美誉。这也使得四川大学同成都植物园、浣花溪公园等地一道,作为五星推荐登上了成都观鸟会发布的成都市区观鸟指南。
据成都观鸟会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以来,国内外观鸟爱好者在这一区域观察到的野生鸟类,已达8目22科65属148种,约占四川已知鸟种总数的21.5%。其中,在这里观测到的橙头地鸫、白眉鸫、蓝喉仙鹟、山蓝仙鹟、黑喉歌鸲等,还刷新了四川鸟类观察新纪录,就连今年刚刚确定的新鸟类——四川短翅莺,也是在这一片被拍到的。这里已成了四川乃至全国著名的观鸟“圣地”之一。
川大老旧家属区成新鸟记录诞生地
位于川大望江校区家属区的绿阳村,由修建于上世纪中期的老式院落构成。在这片长近300米、宽约100多米的范围内,四周环绕的家属院将其同附近的校园道路分开。树龄几十年的香樟树、梧桐树密布其中,藤蔓植物爬上外墙,让这里成为闹市中难得的隐秘之地和观鸟圣地。
2011年5月2日,成都观鸟爱好者何屹在此观鸟,一只黑色小鸟闯入他的镜头。这只小鸟腹部呈黄白色,头顶、背、两翼及腰皆为蓝色,而这并不是他见过的红喉歌鸲、蓝喉歌鸲。何屹拍到的小鸟照片和录像很快在观鸟爱好者中传播。后经专家鉴定,这是黑喉歌鸲,为四川的鸟类观测增添了一个重量级纪录。黑喉歌鸲属于雀形目鹟科,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部至印度部分地区,极为罕见,雄鸟成体只有14厘米长。在拍到照片之前的20年间,只有一两次野外目击记录,而这次拍摄到的影像资料,被业内认为属于全球首次。何屹事后回忆,“那种激动实在无法形容,也许一辈子就只能见到一次!”
2015年5月1日,中国生物类英文期刊《鸟类研究》发表论文称,在我国发现了一种新的鸟类—四川短翅莺,这是中外科研人员花费3年时间,最终确定的鸟类新种。记者采访期间,也在“天使林”拍到了四川短翅莺的声影。
太平鸟
棕胸蓝姬鹟
白头鹎
鸟儿迁徙中转站 已成为都市生态样板
黑喉歌鸲现身前,“天使林”已名声在外。每年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鸟类迁徙季开始,观鸟爱好者便会相约前来这里观测拍照。由于不断刷新的观鸟记录,让这里成为全国闻名的观鸟圣地,除了成都本地的爱好者,还有慕名而来的国内外鸟友。
“天使林”距离望江楼公园不远,为什么鸟儿们对这里情有独钟?在资深鸟友沈尤看来,望江楼公园这种人为打造的公园,植物种类相对单调,人类活动频繁,而“天使林”是城市生态环境里的“非典型生长”。它吸引鸟类驻足的原因,正在于此。
沈尤打比方说,旅行中的人累了要在宾馆休息,鸟类在迁徙途中也需要一些既有充足食物来源、又能安全隐蔽恢复体力,为它们继续迁徙提供落脚之处的区域,而“天使林”正是鸟儿选中的歇脚之处。
以绿阳村为代表的“天使林”,由于人类活动没有对这片林子产生太多干扰,保持了树木的数量,非常适合鸟类筑巢、觅食。特别是没有人工种植的草坪,自然生长的草本植物和无人打扫的落叶形成了天然的微观生态系统。此处居民产生的厨余垃圾,又吸引了昆虫和蚯蚓等动物。种种原因,使这里成为难得的都市生态样板。
沈尤希望,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能进一步考虑保留“天使林”这样的“生态跳岛”,不仅为鸟类提供栖息之所,也是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举措。(记者杨涛摄影报道)
“天使林”每天都有人架起“长枪短炮”拍鸟。
白颊噪鹛
知道一下/ 观鸟时保持安静 拍照勿用闪光灯
如何观鸟,说起来还有一番讲究。川大环保志愿者协会主办的《江安观鸟手册》这样告诉我们—— 1 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着装尽量接近自然本色。 2 随时尽量保持安静,避免惊吓鸟类。 3 不用任何不当的方法驱赶或诱引鸟群。 4 观赏候鸟过境时,谨记不可过度打扰,它们迫切需要休息进食。 5 拍鸟时,请勿追着鸟类拍摄或使用闪光灯,以免其受到惊吓。 6 不可为了观鸟或拍鸟乱折花木,破坏候鸟栖息地及植被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