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中的一座雕塑、一栋建筑,或是一首校歌、一句校训,都应是学校教育理念探幽发微,是大学精神的体现。”日前,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成都举行,西南民族大学校长曾明在发言中这样说。
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的风骨,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抽象的‘大学精神’细化、物化,让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内化于心、外塑于形”,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结合各自学校特点,对这一问题做了交流和探讨,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拓宽思路。
◆ 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高校重要社会功能,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既能守住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底线,又能达到“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效果。
“如今,不少传统文化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也正给青年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曾明举例说,四川自古就是天府之国、文化大省,“可是现在呢?李白变成了‘诗仙太白酒’,苏轼变成了‘东坡泡菜’,薛涛变成了‘豆腐干’,杜甫变成了‘加油站’。”
“高校为何不抢占先机,把苏轼变成‘东坡讲堂’、把李白变成‘太白诗会’,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呢?”教育部思政司思政处副处长吕治国说。
在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看来,在传承中让文化“活起来”,是发挥传统文化熏陶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据刘承功介绍,从2003年开始,复旦大学就依托历史、中文、哲学、社会等人文社科学科优势,开展了“口述历史教育”。比如在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之际,学校组织了300个学生采编小组,开展了对校友故事的大规模访谈。十余年来,学校结合重大节庆与创校先贤、名师大家的生卒纪念,开展了系列口述史访谈活动。并通过书籍出版、影音刻录等方式将访谈成果“再传播”,不仅形成了一大批学校宝贵的文献资料,更达到了“再教育”的育人效果。
“这样的教育形式让口述历史不仅仅是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一种研究范式,更成为了发掘复旦文化与精神的有效渠道,成为学校重要的育人载体。”
刘承功说,学生通过倾听老教授、校友等访谈对象的回忆,大大拉近了他们与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间的距离,让他们能从访谈对象的人生经验中汲取营养,从中了解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在网络文化布局中有所作为
目前,新媒体技术发展迅勐并快速普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如果把新兴媒介比作一条河,我们的学生已经过了河,老师自己不能老在河里摸石头。”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说,对待新媒体,高校要更主动地在网络文化布局中有所作为。
1996 年上海交大设立门户网站,学校的网络建设由此发轫;2004年,上海交大牵头承建全国首个高校思想政治示范性网站——“中国大学生在线”;2009年后,学校主动进驻SNS互动社区,开通了人人网账号、新浪和腾讯微博官微、官方微信,并相继成立了“学校网宣办”、“网络舆情分析中心”。
面临繁芜纷杂的网络文化,学校坚持“建好网、用好网、管好网”,自主研发了校园新媒体信息发布平台“智慧之窗”,聚合校园信息,传递校园声音。深入剖析校园网络文化的规律和特点,积极主动打造具有上海交大特色的网络文化主阵地。
而对于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来说,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让校园文化更“悠远而动听”。
清华大学志愿者服务总队成立于1991年,现已形成涵盖扶贫、教育、环保等多领域的20余支各类专业型志愿者服务队伍,注册学生达三万余人。近几年来,志愿者总队利用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将常规工作技能培训搬到了“线上”,让更多的学生志愿者能便捷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志愿者们还通过社交网络发表自己的实践感悟和摄影、摄像作品,讲述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背后的故事,传递社会正能量。
◆创新活动载体,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创新活动载体是将校园文化“物化”的重要过程,也是让大学精神“落地生根”的法宝。如何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是与会者们集中讨论的话题。
“和合偕习,自信自强”。是西南民族大学的校训。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一直是学校的立校之基、兴校之魂。翻开学校的校历,上面醒目的标注着每一个民族的节日:藏历新年,彝族的火把节,羌历新年,壮族、侗族、苗族等民族的“三月三歌圩”……每到这些节日,师生们便会穿上节日的盛装,也不问“你是谁?”“你是什么民族?”手拉手跳起藏族的锅庄、彝族的“跳月”、羌族的“萨朗”,把学校变成了各民族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充分尊重和发扬各族学生的多民族性、多文化性特点,以‘和合’文化为总揽,通过搭建民族文化传承的平台,来凝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师生。”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边境说,师生们在认同自己民族文化、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又能用一种欣赏、包容、敬重的态度和胸怀来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形成了团结友爱,互尊、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而在距成都数千里之外的北京大学,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中国梦深入到燕园的每个角落,深入到师生们的心中。
2013年底,北大师生原创歌剧《为你而来 王选之歌》成功首演,再现了王选先生的“科技梦”、“国家梦”和“民族梦”,向全校师生传递了榜样和梦想的力量。于此同时,围绕“中国梦”的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摄影和微电影创作大赛陆续展开。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认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构筑了北京大学良好育人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鲁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