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李地艳
“思维敏捷,独立能力强,产出很高,她就是个实验室里搞研究的人!”导师朱庆教授简单一句话概括了他的2010级博士生李地艳的特点。
读博三年李地艳的确算得高产,不仅完成一篇后来获评校级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还在一年内完成了在加州大学预期两年的联合培养计划,用省出来的这一年捣鼓出了另一篇影响因子高达10.353的论文。目前以她为第一作者、我校为第一单位发表的SCI论文8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24.19。如此高效率着实让人佩服不已!
高效是李地艳的习惯。“今日事今日毕,如果拖到明天,今晚我一定睡不着。” 从上研究生起,这种习惯让她的人生进程变得比许多人都快了一步。
立志科研的她,研二时在导师推荐下申请了硕博连读。“就想早点把论文实验开展起来!”获准硕博连读后,李地艳提前进入实验室帮师兄师姐们“打杂”。这让她收获不小,与师兄师姐的交流中,她了解到当时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在肉鸡,而在蛋鸡方面人员和研究都很缺乏。随意的聊天让她脑袋里灵光一现,为自己的博士论文找到了明确方向。
一入学李地艳就开始“啃”文献。留给导师朱庆的印象是“进入状态相当快!”整整两个月她看了一百多篇文献,反反复复与导师讨论,入学才三个月,就拿出了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研究方案。她的思路清晰、安排合理、实验材料利用又挺高效,同时列出了相当数量和份量的参考文献的方案,这让导师朱庆教授有些惊喜和意外。
在导师人、财、物的全力支持下,李地艳的实验在这年冬天争分夺秒全面展开。当年寒假农场600只蛋鸡陪着她一起过了年。实验终于在第二年8月按期完成,抓紧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博士论文后,同年9月22日她又通过联合培养项目,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开始了新的旅程。
“哇,你太快了!非常好!你赶紧把它写成论文,我们投出去!”两年计划,一年完成,当到美不到一年的李地艳带着完成的实验与分析数据来到导师面前时,导师对她的高效表示了惊讶。国外实验室里高效而又不失活泼的科研节奏让李地艳像每个细胞都找到了活力源泉,在这里她的视野更开阔。“我告诉导师,希望了解更多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知识。”导师欣然为她写了推荐信,介绍她到密歇根大学另一位从事相关研究教授处学习。虽然不清楚导师在推荐信里如何肯定了她,但从申请到办完进入密歇根大学的手续她仅仅用了1个月,而这通常需要几个月时间。这年9月1日,李地艳来到密歇根开始了又一次全新旅程。
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学科,甚至涉及计算机编程。这是此前不熟悉的领域,仅许多专业词汇一项对她来说都是障碍。导师又只给大方向,几乎零基础的李地艳又开始了狂“啃”文献的生活。一月百余篇文献的扎实积累,终于让导师点了头:“你的开题可以定下来了。”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效显著,李地艳次年11月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运用该方法做出的论文,影响因子达到1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