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学院骆平同志获四川省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27.11.2014  12:58

  11月26日,四川省宣传文化系统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省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表彰四川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获奖作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黄彦蓉传达中央有关会议精神和省委书记王东明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批示。

  新闻与传播学院骆平同志参加了此次会议。经成都市委宣传部推荐,骆平同志长篇童话《乔丁叔叔的小屋》获得四川省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据悉,四川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2-2014年)共表彰了16个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94部获奖作品.。

  11月25日,《四川日报》以《骆平:沿时光小径清洁心灵》为题,对骆平同志进行了专访(网址为: http://sichuandaily.scol.com.cn/2014/11/25/20141125842023969831.htm )。

  附:

骆平:沿时光小径清洁心灵

  本报记者 黄里

  2011年,骆平出版的第一本童书《老祖母的厨房》获第21届冰心儿童图书奖,2014年她又以《乔丁叔叔的小屋》获得了四川省的“五个一工程”奖。以“成年题材”走上作家之路,大学老师骆平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童书市场取得一席之地?记者专访了作家骆平。

   记者 :你的童书是如何避免“成人化”写作的?
   骆平 :这既是一个观察的过程,更是一个找回记忆的过程。观察,不言而喻,是针对眼下的孩子,观察他们的心态,观察他们的喜忧;找回记忆,则是一个重温幸福、重温成长的历程,是对自己童年时期的回望与瞻顾,也是对自己曾经有过的写作状态的摹写。我是在14岁的时候开始文学创作,当时的题材正是少儿类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关注点变得“成人化”,但青少年时期的写作训练无疑在我的写作生涯里刻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当我沿着时光的小径,清洁自己的心灵,便能回到那种很美很纯的童稚语境中。

   记者 :一般认为,欧美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图书市场更有号召力,在国内市场上,儿童文学也基本是被杨红樱、郑渊洁等少数作家“垄断”。这种压力之下,是什么原因促使你选择了“转型”?
   骆平 :写作之初,我很怀疑自己没法很好地进入到一个童真的世界里,写《老祖母的厨房》的时候,非常缺乏自信,写完了第一章,就迫不及待地发给责任编辑,听意见。促使我写作童话的原因首先是写作上的野心,希望在更多的题材与写作中圆满自己。真正让我提起笔来,还是因为一次逛书店的经历,童书市场被少有的几个作家“垄断”,还是因为写童书的人太少。我想做的,就是要给这个单调的市场多一点活力与颜色,多一排小屋,哪怕只有小部分小朋友读到我的作品,只要丰富了他们成长的心灵,这就足够了。

   记者 :从写作者的角度看,你有读者年龄段的划分吗?
   骆平 :没有,他们都适合小学高年级到初中阶段的孩子。我甚至希望,它们能够像《小王子》一样,成为成人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