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作风 严管理 提素质 重关爱——阿坝州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全力激发扶贫一线生力军、攻坚队作用

25.09.2018  19:47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阿坝州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推动中央、省、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实生根。全州上下坚持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积极营造“脱贫攻坚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并按照中央、省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选派驻村工作队精神,充分调动激发各级干部职工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精心选派,精细管理。各级各部门选派“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切实发挥扶贫一线生力军、攻坚队作用,为助推阿坝脱贫攻坚干在前、走在前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一、“三个聚焦”促作风转变

聚焦能力提升抓“三大行动”。实施干部提能“三大”行动,目前,已举办贫困县党政“一把手”提能行动培训班2期、100余人次,“专业干部”提能行动培训班4期、200余人次,选派100余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参加省级示范培训班和进修班,组织2018年拟摘帽的6个深度贫困县140余名驻村干部集中开展为期5天的现场培训,全面提升帮扶干部精准扶贫、攻坚破难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

聚焦责任落实抓通报问责。采取“电话询查+微信印证+手机定位”模式对第一书记在岗履职情况进行抽查。今年以来对不在岗的8名第一书记及其乡镇党委、村支部书记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对未脱产开展驻村工作的2名第一书记,由所在县(市)组织部对其派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对不按规定调整第一书记的2个县,由州委组织部对县(市)组织部长进行了诫勉谈话,有效杜绝了第一书记擅自脱岗、挂名走读现象。

聚焦接续攻坚抓轮换调整。轮换调整帮扶力量,今年上半年对111名任职满2年的第一书记进行轮换,对身体原因、照顾家庭等特殊情形的27名贫困村第一书记、11名非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以上的)第一书记及84名驻村农技员进行调整,杜绝帮扶力量疲劳攻坚、带病作战。加大先进典型选树,认真落实《阿坝州关心关爱脱贫一线干部15条意见》。

二、“四项措施”促选优配强

严格立规定标,不折不扣抓执行。层层动员明要求。今年6月下旬迅速启动新一轮驻村工作队选派工作,州县(市)党委组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驻村工作队选派单位相继召开选派管理动员大会14场次,对抓好全州驻村工作队选派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和立规定标。责任捆绑聚合力。刚性要求选派人员条件、范围、程序和时间,明确选派部门党组(党委)直接责任、直属机关工委人选把关责任和帮扶力量协调小组统筹责任“三个责任捆绑”,推动形成选派工作合力。摸底划档定名额。全覆盖开展州县(市)机关单位在岗人员摸排,同时统筹省内对口援藏县市、省直机关对口帮扶和州级部门选派力量,兜底明确各州县(市)级单位选派计划,坚决杜绝不选派、不愿派问题。

坚持质量标准,选优派强工作队。鲜明“三类人员”优先选派,坚持州县(市)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缺乏基层经历的中层干部、递进培养计划学员、选调生“三类人员”优先选派,全州共选派“三类人员”349名,其中,副科级及以上干部82名,递进培养计划学员110名,选调生19名。突出“三个严禁”把好入口,聚焦拟选派对象,逐一对拟选派对象的“身份、年龄、类别”进行审核把关,坚决杜绝选派聘用人员、借用人员、工勤人员。落实“双向联审”确保选派质量。实行派出单位党组(党委)初审、直属机关工委复审的“双向联审”制,从源头杜绝了随意选派、敷衍选派、滥竽充数的现象发生。

因人因村组队,通盘考虑调配力量。统筹兼顾,适度倾斜。按照“什么地方脱贫任务重就重点派到什么地方,哪个领域急需要人就重点支持哪个领域”的原则,在首次分配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县(市)贫困村总数、已退出贫困村等因素,进行二次调剂分配,向贫困村多、任务重的县(市)调剂增配驻村工作队员32名。因人因村,按需组队。聚焦脱贫基础最薄弱、位置最偏远的高半山集体经济空壳村和无主导增收产业贫困村,加大农畜、科技、金融等方面驻村队员选派力度。对606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在团队管理、引领发展、群众工作等方面进行分析研判,结合驻村工作队选派,将19名善管理、懂经营、有能力的工作队员调整到第一书记岗位上,进一步选优配强带头人。

注重关心关爱,激励干事创业热情。谈心谈话消除思想隔阂,全覆盖开展驻村工作队任前谈心谈话,全面了解驻村队员思想状况,及时做好政策答疑工作,积极消除驻村工作队员的思想顾虑,让工作队员轻装上阵。人文关怀解决后顾之忧。在人选确定特别是在谈心谈话中,认真收集了解驻村工作队员困难诉求,在选派环节给予充分考虑,基本做到统筹兼顾、就地就近调配力量,基本实现组织意图和个人意愿相符,最大限度解决了驻村工作队员选派个人诉求。强化保障营造干事环境。各县(市)提前做好驻村工作队员保障服务工作,主动对接乡镇、村解决好驻村工作队员驻村期间生活问题,让驻村工作队员时刻感受家的温馨。

三、综合评判促作用发挥

安排部署明要求。为全面掌握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员到岗工作情况,各县(市)组织力量深入开展为期半月的驻村工作队运行情况分析研判,重点围绕中央巡视组巡视反馈第一书记工作有关问题、2017年度脱贫攻坚考核验收反馈和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等内容,着眼进一步改进和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力量作用,提升帮扶工作群众认可度这一重点,聚焦身份年龄、身体条件、履职状态、群众工作能力和岗位匹配度,对1829名工作队员进行摸排、调整和优化。

谈心谈话查状态。以乡镇党委为主体,400余名乡镇党政负责人逐一与贫困村工作队员进行“一对一”谈心谈话,通过引导工作队员谈体会、谈设想、提思路等方式,全面了解驻村工作队员对村情概况、贫困底数、脱贫政策等5个方面熟悉情况,分析研判1829名驻村工作队员履职状态。

走访群众看表现。各县(市)委组织部会同乡镇包村科级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采取随机走访群众的方式,了解群众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熟悉情况、工作情况,累计走访群众4500余人次,其中,贫困群众3200余人次,有效掌握了每名工作队员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和群众评价。

综合评估划等级。以乡镇为单位,组织联系县级领导、帮扶部门、乡镇、村“两委”干部召开座谈会,结合驻村工作队员日常表现、群众评价、攻坚能力等情况,综合评估划等级,累计召开座谈会240余场次,较好掌握了每名驻村工作队员的岗位匹配度、履职胜任度。

调整撤换促优化。按照“调整不合适的、选派最优秀的”原则,累计对118名驻村工作队员进行调整优化,其中,对6名不适宜担任第一书记的工作队员进行优化调整,对55名驻村农技员担任工作队员的进行整改替换,对18名因生病、工作性质等特殊情形工作队员进行调整,对30名不善于开展基层工作的队员进行撤换,对9名优秀工作队员进行跨村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