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首先教授接受四川科教频道专访

29.03.2018  20:13

3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首先教授接受四川科教频道“教师风采”栏目专访,畅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思政教育的思考。

在采访中,张首先教授认为,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需要做到三点:一是要“道而弗牵”,就是要引导学生,不能牵制学生;二是要“强而弗抑”,就是要鼓励学生,不要压制学生;三是要“开而弗达”,就是要启发学生去思考,不要强行把结论灌输给学生。大学生正处于求职欲望比较强烈的阶段,知识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面对纷繁复杂多变的时代,如何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三观”不受负面影响、如何让学生正确判断分析信息,考验着每一位思政教师的能力。张教授认为,面对一百多个学生的大课堂,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而且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多变的,所以一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能有很多种答案,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注意,一定要让课堂充满正能量,让学生学了这门课,感觉到有一种向上冲的感觉,热血沸腾的感觉。除了严格要求自身外,张教授对学科发展和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他认为:思政教师自身师德就要高尚,要让学生觉得你这个人是比较崇高的人。如果你作为老师本身就让学生瞧不起,那你这个思政教育就无法很好地进行,思政教师一定要充满浩然正气,要有正能量。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把自己的本领、内功练好,作为年轻老师,要多读书、多思考、搞科研。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做好科研,这样才有说服力。要说服人,理论就必须彻底。

思政课不同于其他课程,思政教师的隐形工作量很大。张教授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课在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这无疑增加了思政教师工作的强度和难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和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很多新思想、新提法、新概念,都要融入到教材里面去。思政老师的备课量是非常大的,随着教材的修订,备课、讲课所使用的材料都要重新选择,很多老师牺牲了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备课、搞科研。张教授表示:思政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崇高的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愿意同从事思政教育的老师一道坚定信心、干好本职工作,立德树人、兢兢业业,志于道、据于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坚守三尺讲台,做学生贴心的忘年交朋友。

 

(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