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首个万亿级产业 院士专家支招成都如何破题

17.05.2019  17:24

30多次征求意见,搜集意见100余条,最终采纳80多条……日前成都出台的《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构建以“芯—屏—端—软—智—网”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重点突破6大优势领域,确定18项重点任务,统筹推进13个产业功能区发展,精准实施8项政策,力争2020年打造我市首个万亿产业集群,到2022年,将成都打造成为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

意见》出台后,企业、专家反应如何?未来,成都又应该如何更高质量地发展电子信息产业?5月15日下午,位于兴隆湖畔的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迎来了一群重量级嘉宾。在此举办的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产学研交流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锡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杨晓波等知名专家,15位高校研究院所代表,20余位在蓉企业家代表,10位地方行业协会代表,11位区(市)县代表齐聚,共同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会上,在蓉高校、研究院所、协会和企业代表等也各抒己见,出“实招”,建言献策,凝心聚力推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锡祥:

成都打造 世界软件名城顺理成章

座谈会召开得非常及时,说明成都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更好发展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如何系统地发展?专家们有何建议?这是对未来的提前规划。” 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锡祥这样点评道。

根据《意见》,成都要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能级,2020年打造成为成都首个万亿产业集群,未来将成都打造成为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对此,张锡祥表示,“细细想来,这一切也是顺理成章。

他回忆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成都就是电子工业方面的重点城市。经过数十年的沉淀与积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如今表现更为突出。”张锡祥举例说,比如,成都提出要在集成电路领域打造中国“”高地,新型显示领域打造全产业链的“”基地,智能终端领域打造智能终端产业聚集区,这些都无不显示出成都的底气与实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

不形成配套就没有竞争力

目前许多城市将目光瞄准了电子信息产业,包括广州、成都等。”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看来,成都在这方面是有自身特色的,比如集成电路。陈鲸曾到成都多个电子信息企业和园区参观,对此他有着深刻印象,“确实有特色。成都人才资源丰富、开发环境好,尤其是高校、研究所云集。成都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芯片生产基地,需要提升集成电路设计能力,打造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才能聚力打造中国‘芯’高地。

成都提出,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力争培育2家千亿级企业、2家500亿级企业、10家百亿级企业。“目标明确,产业基础扎实。” 在他看来,成都产业成链集群,这是优势,“配套是系统工作,如果只做一个器件,没有形成配套,就没有竞争力。下一步要做的是,把系列政策扎扎实实落地即可。

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

壮大电子信息产业要更加注重原创性

明显的优势下,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破题呢?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指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还要打造成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应该在原创性方面多下功夫。“尤其是在元器件、微系统、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有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在继续发挥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还应该在这些领域诞生更多原创性的东西。

此外,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也是建议之一。尤政表示,成都应该与国内外高校通力合作,提高战略定位,以更加长远的眼光进行规划。杨晓波则建议把政府、高校、企业整合起来,以政府为纽带,产学研融合。他建议与全国理工科高校联盟深度合作,把全中国重点工科高校全部联合起来,来给成都信息产业发展作贡献。


四川五大支柱产业前三月营收9554亿元
  今年初,四川省建立起五大支柱产业监测指标体系,新华网四川频道
关于开展股权融资实操策略公益培训的通知
各中小微企业: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股权结构并持成都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