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显示畜产品合格率连续5年99%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显示畜产品合格率
连续5年99%
日前,中国食品安全舆情研究中心和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联合发布《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虽然近年来我国仍然发生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但“总体稳定,正在向好”是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基本面。
蔬果农残合格率超96%
监测和抽查结果表明,2013年,我国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上呈现稳步趋好的态势,居民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其中2013年对蔬菜中甲胺磷、乐果等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结果显示,检测合格率为96.6%。自2008年以来,已经连续6年保持在96%以上的较高水平。对水果中的甲胺磷、乐果等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检测合格率为96.8%,较2012年下降0.3个百分点,较2009年首次将果品纳入例行监测时下降了1.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我国水果质量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6%以上的较高水平。
畜产品方面,2013年农业部对全国31个省(区)153个大中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以及磺胺类药物等兽药残留监测结果显示,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为99.7%,与2012年持平。自2009年来连续5年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保持在99%的高位水平,且稳中有升。
进口食品不合格批次上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食品进口贸易的发展呈现出总量持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市场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基本特征,在调节国内食品供求关系,满足食品市场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2013年我国进口食品贸易总额达到570.8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较2012年增长了7.90%,在高基数上继续实现新增长。进口产品中,植物油脂、谷物及其制品、蔬菜及水果等三大类商品进口贸易额接近半壁江山。
但仍需要注意的是,进口食品不合格的批次和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我国进口食品的不合格批次为1543批次,2010年和2011年分别增长到1753批次和1818批次,2012年的不合格批次达到近年来的峰值,为2499批次。2013年共有2164批次的进口不合格食品因各种原因被拒绝入境,比2012年有较为明显的下降;2013年我国进口不合格食品批次最多的前10位来源地分别是中国台湾、法国、美国、马来西亚、德国、泰国、意大利、韩国、新西兰、西班牙。
此外,研究人员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个省(区)58个城市(包括县级城市)2139个城市消费者,以及与这些城市所辖的165个农村行政村的2119个农村消费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食品购买场所放心程度最高的是超市,小卖部、路边流动摊贩成为消费者最不放心的食品购买场所。
《报告》也显示,城乡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提升。2013年国内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申诉中,申诉量排在前5位的产品依次为食品、家具、轿车、移动电话、电视。食品在所有商品申诉量中位居第一位,问题集中在食品保质期内变质、饮料内有异物、乳品质量问题、食品添加剂不合格、生产日期标注不明、肉制品名实不符等。《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