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以安为先四川打响田间保卫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在吃得饱的同时,如何保障吃得安全放心,已成为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近年来,社会公众对吃上放心“盘中餐”的要求在日益高涨。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没有安全的田间,就没有安全的舌尖。没有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就没有优质放心的农产品,没有响当当的品牌;也就没有农业的转型升级,没有农民的增产增收。
为了让群众舌尖更安全,为了农民兜里更有钱,四川打响了田间保卫战。
蹲守田间地头,才能抓住食品安全的“牛鼻子”。全省各级各部门严格按“四个最严”的总要求,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标准化生产与执法监管两手硬,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不断创新监管机制,努力提升监管能力,筑牢田间安全防线。
2014年,四川农业交出年度田间安全成绩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9.5%,其中,菜果茶等合格率99.2%,肉蛋奶、蜂蜜、鱼虾等合格率99.9%,未发生一起重大质量安全事件,形势持续平稳向好。而全省例行抽检总体合格率已连续三年保持98%以上。
不久前印发的《2015年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明确,深化监管示范县和国家质量安全县创建,强化突出问题治理和执法监管,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推进监管能力和制度机制建设。
年度新目标再次敲定——全省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2015年,四川将不断系紧安全带,以“零容忍”态度保障百姓吃得更安全。
不光是田间,省农业厅日前还和省食药监局首次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协作制度,实现食品安全的“无缝对接”。
保卫战更是持久战。年初的全省农业工作会上已经发出明确信号: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没有终点。保卫田间、守护舌尖,为了人民群众的盘中餐,四川农业人一直在路上……
数字解密 蜀乡如何保舌尖安全
三招领先筑牢新防线
A 监管示范县创建
2012年率先全国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目前,建成33个监管示范县,广元建成监管示范市。建成县级农产品追溯平台132个,实现畜禽免疫标识和动物疫病追溯管理。建设市县农产品质检机构149个,其中21个市州、22个县通过实验室资质认证。
B 追溯体系建设
初步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追溯体系。目前,132县、512家企业(合作社)的2986个产品进驻系统,使用追溯码1.03亿张,接受网上查询125万人次。
C 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累计制修订省级地方标准1029项,建成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23个,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场)157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0个,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场)444个。认证登记“三品一标”农产品5154个,全国第二,四川泡菜、纳溪特早茶成为首批中国—欧盟地标互认产品。
A 四个“最严”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B 防范风险隐患
突出抓好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风险因子监测,2014年省级定量监测样品2.9万个。积极落实官方兽医驻场制度,严格执行“六条禁令”,全年无害化处理病死猪60余万头。
C 突出问题治理
2014年检查农资企业16.7万个(次),快速检测“瘦肉精”、三聚氰胺、孔雀石绿等247万批(次),查处案件5563件,取缔无证照企业379家、吊销证照122家,有效遏制违法使用高毒农药和禁用兽药问题。近五年,全省农业部门共查处农资案件8866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12亿元。
2015年新举措“零容忍”让舌尖更安全
A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启动成都及苍溪、西充、安县、邻水5地创建工作。对省级监管示范县和国家质量安全县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符合条件或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的,取消命名并摘牌。
B 7大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兽用抗菌药、畜禽屠宰、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等7大专项整治行动,努力消除行业“潜规则”生存空间。
榜样点击
四川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示范县
彭州市
金堂县
峨眉山市
苍溪县
广汉市
绵竹市
仁寿县
宣汉县
华蓥市
岳池县广安市广安区
武胜县
邻水县
四川省第二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县
监管示范市
广元市
监管示范县
郫县
阆中市
西充县广元市朝天区成都市温江区
青川县成都市新都区
双流县
蒲江县广元市昭化区
剑阁县
安县
通江县
旺苍县
洪雅县广元市利州区攀枝花市仁和区
理县
宜宾市翠屏区
渠县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李淼版式设计 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