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促进金融支持扶贫开发

05.11.2015  09:31

(杨雨婷)金融扶贫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的有力杠杆。在四川,特别是资源富集、地域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扶贫如何因地制宜?又能发挥怎样的功效?对此,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行长王园园接受了新华网四川频道的专访。

        新华网四川频道: 请简要介绍贵行与四川省在金融扶贫方面的合作概况。

        王园园: 四川是旅游扶贫大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的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特困地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文化旅游、自然生态资源富集的地区。

        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我们通过旅游产业扶贫、公益捐赠、对口帮扶、基层党组织共建等方式,在推动平武、甘孜藏族自治州等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群众致富、文化遗产保护、村企党建等方面开展扶贫项目,建立金融扶贫。

        新华网四川频道: 如何看待政策性金融在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中的作用,特别是支持资源富集、地域边远的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导向性作用?

        王园园: 为深入贯彻四川省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以及服务区各省资源禀赋,通过旅游扶贫、产业扶贫、公益捐赠、基层党组织共建等形式,积极探索政策性金融支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新路径。

        通过前期的努力,我们已经以白马王朗项目、甘孜州红军长征遗址保护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商业银行的进入营造了较好的投融资环境。如甘孜州红军长征遗址保护项目建成后,不仅使当地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也成为所在各县的地标性建筑,为当地开展集自然景区开发、红色旅游开发及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又如白马王朗项目一期工程截至目前共实际完成投资额达12亿元,二期工程还将陆续投入资金24亿元。项目现在进入了边开发、边经营的阶段。我行前期资金引领了部分商业银行进入该项目二期工程的开发。

        新华网四川频道: 四川白马王朗项目创造性开启了银政企共建的文旅产业金融扶贫模式,被业界誉为“白马模式”。请详细介绍贵行在支持白马王朗的金融扶贫典型案例,包括源起、推进情况、效果等。

        王园园: 四川王朗白马生态旅游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境内,由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马藏族社区以及白马湖共同组成。在绵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死海旅游度假有限公司于2013年2月与绵阳市平武县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书,首期项目总投资为12亿元,其中王朗景区改造投资3亿元,白马王朗生态旅游配套项目改造投资9亿元。我行支持的主要建设内容是,对位于白马藏区的木座民族村、稿史寨、厄哩村、扒昔加措等6个村寨进行整体风貌打造,通过对村寨建筑外立面以及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带动当地藏区村民脱贫致富。

        截止目前,6个村寨共计318户藏家的旅游城镇化改造工程进展情况顺利。包括村寨道路、电力、给水、污水处理、WIFI全覆盖等基础设施改造已基本完成,村寨风貌改造、接待功能改造及卫生间、淋浴房改造,室内文化软装饰等大部分已完工。

        本项目试运营近3年来,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13年末农民年纯收入达到5597元,2014年末农民年纯收入增长到6780元。特别是去年“十一黄金周”,各村寨农户营业总收入达到1000余万元,户均营业收入3万元以上。

        白马王朗“文旅产业金融扶贫试验区”的实践印证了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其带动性强、社会效益广,特别是在带动连片特困地区、民族边远地区老百姓脱贫致富方面具有十分特殊的优势。

        新华网四川频道: 十三五”期间,贵行在川配合省委省政府“打赢扶贫攻坚战”、推进文旅产业扶贫中,结合“白马模式”的成功实践,将会出台哪些具体规划和措施?

        王园园: 我们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发展上将会实施七大措施:“一对一”对接贫困县和贫困家庭,并派出驻村干部,认真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加强与当地扶贫部门的沟通交流,努力搭建高效运行的工作平台,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优先支持当地财政贴息的扶贫项目;将重点支持四川省88个贫困县;加大在分行服务区内的我行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发的五批扶贫金融合作项目和后续批次项目的落实力度;加强与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投资基金、担保公司、保险机构等金融同业合作;加大债券承销业务对贫困地区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地区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融资结构;继续关注“保护红军长征遗址暨推动甘孜旅游发展工程”,推荐我行重点客户结合工程首批7个项目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号召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