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顶上的“春苗”——记乡村医生汪正芝
汪正芝是阿坝州汶川县威州镇布瓦村的一名羌族乡村医生,四十年如一日,她兢兢业业为群众看病治病、送医送药,被群众称为白云顶上的“春苗”。正是因为一批批土生土长的阿坝州医生默默奉献,才有了最基层藏区百姓的健康笑颜。
“不要吃早饭就下去,主要去把血糖给测一下,这会检查有点好哈,这儿今天通知三组四组。”中午1点多,62岁的村医汪正芝还没有得空吃午饭,在高山上挨家挨户通知村民参加13号要举行的全民健康免费体检。布瓦村三组村民毛庆花连连点头,向我们说起汪正芝的好来:“我们有什么病没有钱她都要治,真的对我们只有那么好了,再冷都要每天早晨特别早来给我们查血压,还给我们发药,她就是一个好字!”
布瓦村山高路远,道路坎坷。在没有乡村医生的时候,全村人看病捡药要到10多公里外的县城,很不方便。看似平常的疾病,却夺走了许多村民的生命。从小到大,家里世代从医的汪正芝看在眼里,于是跟着奶奶学习羌医知识。从1974年开始,汪正芝通过参加各级乡村医生培训和自己刻苦学习,逐渐掌握了基本医疗卫生知识,很快就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她用多年行医积累的经验和培训知识,自行研制小单方,为群众解除了许多疾苦,所以外地人也常常因为她的医术慕名而来:“如果加上山下的人来看病,一天有3、4个人,4、5个人,还有都江堰、成都上来的。”
最令她与村民们记忆犹新的事情是08年5月12号,大地震使布瓦村成了一叶与外界隔离的孤岛,面对严重破坏的村寨和众多受伤的群众,来不及打听家人安危,汪正芝赶忙从倒塌房屋的废墟中抢出药箱,为群众消毒伤口,止血止痛,一忙就是几天几夜。由于卫生条件极差,汪正芝意识到很容易引发传染病,于是她又不顾劳累,深入各家棚户宣传卫生防病常识,还找来家里价值1万多元的草药煎熬成大锅汤,每天免费定时送到各家各户:“不要去挣什么名誉不名誉,无所谓,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我不图挣先进不先进,我只图我们布瓦山的人平平安安。”
汪正芝说自己从小就立志要当电影《春苗》里一样,为群众防病治病、默默奉献的乡村医生。牵挂于一方百姓的健康,必须有年轻的村医培养起来。她开始带着自己的小儿媳妇看病采药、传授医术,大儿媳妇已在昨天(5号)前往马尔康参加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培训:“我跟我们媳妇说的,你在马尔康给我好好学!怎么让人吃了药就轻松。我早晚有一天做不动了。医有医德,这个是做好事啊!”
四川台记者马婧雯、刁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