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养猪场排污追踪:污染口已关闭 本周五前全区大排查
《谁治得了青白江的这家养猪场?》追踪
本报讯 (记者 刘宇男 阮长安)6月10日,四川日报民情热线刊发《谁治得了青白江的这家养猪场?》报道后,受到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当天下午,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给本报民情热线打来电话表示:当地已成立专项行动小组赶赴现场,责令养猪场停止对外排污,并现场密封了对外排污口。
青白江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如何有效管理违法排污的中小养殖场,10日当天,已召开区政府牵头的专题会和现场会。在及时封闭报道提及的养猪场对外排污口的同时,将对全区范围内的养殖场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承诺在本周五(6月12日)之前,确保所有养殖场对外排污口全部关闭。同时,责令相关部门对辖区内养殖场进行有效的长期监管,力保这些养殖场不向外环境违法排污。
以后再有类似这家养猪场违法排污问题出现怎么办?省环保厅农村环境保护处处长陈维果、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提出三条建议:将散户养殖纳入社会管理规划、组建专业合作社“打包管理”、提起诉讼。
在陈维果看来,青白江区环保局副局长杜康所说的“对规模以下养殖场,目前环保部门没有法律依据进行处罚”是事实,因为规模化养殖场是当做企业污染源来监管,而养殖散户作为社会污染源,更多的是纳入社会管理范畴。“没有处罚依据,不等于没有处理办法。”陈维果说,处罚包括经济处罚和承担法律责任;处理范畴更宽,包括限期治理、关停等行政处理办法。“既然散户养殖造成了环境污染,产生了环境危害,地方政府就应该对造成的污染进行处理。”陈维果建议,镇一级政府可将散户养殖纳入该镇农业工作管理规划,提前引导农户按照“以种定养”原则,明确养殖规模、养殖地点及粪污处理方式。同时,将散户养殖集中并建立畜禽养殖合作社,对其进行“打包管理”。这个过程中,环保部门可以对镇一级政府提供指导,共同搞好散户养殖的社会管理规划,减少环境污染。
王灿发教授认为,如果是规模以下养猪场,即便存在排污行为,环保部门也无法用环评、许可证等行政管理手段查处。建议可让受害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停止污染,赔偿损失修复环境。如果无具体受害者,按照生效后的新《环保法》规定,民间环保组织也可提起公益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