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青奥会 南京尝试打造低能耗无雾霾“未来城”
中新网南京8月13日电(记者 申冉)“在华东地区城市空气质量排行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南京往往名落孙山。”13日,尽管当天天气不佳,但与往日不同的是,根据环保部门的即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南京空气质量高居周边城市最佳前列。今年8月以来,居住在南京的居民也亲身感受到空气质量的大幅提升。被称为中国城市最大灾害之一的“雾霾”,也日渐少见,让这座古城重现蓝天白云。
这些直观感受和客观数据,源自南京市为即将举行的青奥会作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为达到国际奥委会对办赛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标准,从今年7月中旬起,南京实行了最高级别的“临时管控”,截至目前,南京市内千余施工工地全部停工,298家工业企业被要求限产和停产,环绕南京周边的23个城市也有179家工业企业被要求限产停产;除此之外,遍布全城的保洁车辆几乎24小时连轴对市内所有道路进行大力度的清扫。
“所有的泥土灰尘都不见了,城市非常干净。”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钱峰满意地告诉记者,作为本次青奥会留下的最有价值“遗产”之一,为城市环境改善而采取的种种措施将逐步固化成为规范,“根据这次青奥会期间环境质量数据的推演,未来通过严控机动车排放和工地扬尘、降低工业排放量的20%-30%、工业聚集区进行区域化重点管理……等措施,城市环境质量基本可以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除了对环境“污染源”进行常规性“防控”之外,改变中国城市GDP依赖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在这次筹备青奥会期间,也是南京市企图区域化进行“试验培育”的重点。
作为该市近十多年来着力开发的新城区,同时也是此次青奥会大部分场馆和青奥村所在地的南京河西新城区,已经成为南京政府和诸多新能源企业打造低能耗未来城市的“示范点”。
南京市河西新城区开发建设管委会规划处副处长汤晋向记者介绍,整个区域的建设遵循了生态低碳的设计原则,以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低碳节约的能源利用、健康环保的材料推广,智慧绿色的技术运用,致力于营造一个绿色友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种健康宜居的生活模式。
“新能源的使用是主要特色之一。在该区域,电能逐渐成为重要能源,电动的观光车、小火车,还是有轨电车,以及新能源出租车,将从试点逐渐向全区域进行推广。”汤晋介绍,“此外,青奥村服务中心屋顶600平方米浅咖色的光伏发电板可以充分吸收太阳能,既能遮阳,又能发电;集中供能的能源中心利用电厂余热进行冷热电联供,供应范围包括青奥村、青奥村服务中心和会议中心等多个大体量建筑,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屋顶设计建设的雨水收集回收再利用系统也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在河西新城的建筑设计中,溶液除湿、辐射供暖、余热回收、排风热回收等一系列新技术应用和试用,将建筑节能率提到新的高度,确保建筑低碳排放。”
环保材料的大面积试用也获得了关注,“在筑材料的使用中,采用了新型节能的建筑材料,比如青奥村服务中心的银硅铝板,耐高温、无光污染、遮阳效果好,并且通过控制折板角度和打孔密度的方法,既能使室内外的空间相互交融,又能有效地阻止室内外各种热量的交换,在体现现代感的同时,实现节能建筑的要求,达到追求节能设计的根本理念。其中,通过数字技术模拟外墙表皮生成的技术在全国建筑中也很少见。”汤晋告诉记者。
作为“试验田”,一些在国内尚属新鲜产物的环保技术在这里进行了小范围内的尝试,汤晋介绍,“新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环境的保护和维系。在刚刚建成的南京鱼嘴湿地公园内,不仅在施工中以尊重湿地原生态为主旨,基本保留了28万平米的湿地区内原生环境;而且,在江滩湿地中引入了水净化处理的生态技术,通过栽植挺水、耐水湿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以及放养蚌类等底栖动物对汇入湿地区的河西南部雨水进行处理,可将水质从IV类左右提升至II—III标准,日水处理量达5000立方米,雨水的处理与利用,节约了大量景观用自来水。雨水、甚至长江水的收集和循环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和推广之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