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大力推进集中供气项目夯实美丽新村建设基础
26.01.2016 18:58
本文来源: 农业厅
去年以来,绵阳市把实施新村集中供气项目作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新村聚居点建设的重要途径,采取得力措施,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使沼气工程建设与新村聚居点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涌现出盐亭县鳌鱼村、梓潼县丝公村、涪城区致富村等一批标准高、效益好、辐射力强的样板精品工程,有效地解决了新村聚居点的面源污染和能源供给的难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集中供气工程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为大力推进我市美丽新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明确责任,形成项目建设合力。为推进集中供气工程项目的落实,市农业局成立了农村能源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局办公室、计划财务科、农村能源办等单位为成员单位,并制定印发了《2015年农村能源工作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明细表,负责农村能源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验收等工作。同时,各级农村能源主管部门切实把新村集中供气项目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思路,主动作为,搞好与发改、国土、林业、环保部门的协调,明确各方职责,共同做好农村能源项目建设规划的落实和组织实施工作。 二是科学规划,确保项目效益发挥。把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纳入村镇建设规划,与农村安居工程、旧村改造、整村搬迁、生态文明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相对集中、当年见效”的原则,市农业局根据各县(市、区)初拟的建设实施方案,组织技术人员现场查看,并与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沟通,科学确定集中供气工程的适宜位置,审批具体规划建设方案后再开工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布局安排合理、设计施工精心。去年新建的30处新村集中供气工程,坚持与新村聚居点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达到了项目当年完成、当年产气,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见效,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完善机制,提升项目建设质量。为调动沼气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积极性,促进沼气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上新台阶,年初的农能工作会议讨论决定把县(市、区)农能项目管理水平和能力作为年度考核项目之一,市农能办修订下发了《2015年度农能项目管理工作考评细则》,极大地调动了全市农能系统管理好项目的积极性。农能项目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国家农村沼气建设和四川省新村集中工程的各项技术标准,从设计、施工、操作、检查等方面严格把关,规范施工内容,严格施工程序,认真落实实施方案、施工合同、技术参数、检查验收“四统一”;坚持了“三个实行,一个监督”。“三个实行”即:实行登记备案、持证上岗制度,无资质证、上岗证的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一律不准从事沼气工程建设;实行施工合同制管理,以村委会作为业主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实行项目责任追究制度,谁建设谁负责,由施工单位填写“项目建设档案卡”,承诺建设质量和服务内容,一个项目一卡,确保项目的追溯性。 四是强化监管,促使项目建设顺利进展。市农业局把新村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纳入各县(市、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市农业局牵头、财政局参与组成督查组,采取抽查和全面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各个新村集中供气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的督查检查,定期排序通报,年终综合考评的方式对项目实施全程监管。同时严格集中供气工程验收程序,实行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牵头,随机抽取市农村能源专家组成员和财务专家组成验收组,对项目进行逐一验收的考核验收办法,确保了新村集中供气工程建设质量,实现新村集中供气项目建设的“全封闭”管理。
本文来源: 农业厅
26.01.2016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