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女儿上大学 妈妈宿舍住了两个月

15.11.2013  09:18

  从小学陪到大学

  从国内陪到国外

  昨日,成都商报报道的《成都版“孟母三迁”:夫妻安家在大学》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在我们身边,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为陪读在校门口当起小贩、为陪读长期居住五星级酒店,甚至蜗居在孩子的学生宿舍……从小学陪读到中学;从中学陪读到大学;从这个城市陪读到那个城市;从国内陪读到国外……许多正在亲历陪读故事的市民,讲述酸甜苦辣的陪读生涯。

  “从开学起,刘妈妈就住在我们宿舍。”刚刚进入大学校园,开始独立生活的王蓉(化名)有些尴尬。两个月来,刘妈妈和女儿刘暄(化名)就一同蜗居在这个6人寝室里不足1米宽的床上。

  天气转凉,没有带冬衣的刘妈妈走了,不过,她准备下学期回来的时候,就带着刘爸爸,在学校附近租一个房子,离女儿近点。

  不足一米宽的床铺

  母女俩挤了两个月

  由于没带冬衣,上周日,刘妈妈终于结束了长达两个月的宿舍陪读,离开了女儿的宿舍楼。这让室友王蓉和另外四名女生都暗自松了口气。送走母亲,刘暄坐在桌前独自垂泪了许久。

  今年9月,来自重庆农村的刘暄考上了这所位于龙泉驿区的大学,报到后,刘暄的母亲文女士并没有走,她在宿舍住了两个月,和女儿挤在那张不足一米宽的床铺上。

  性格内向的刘暄几乎没跟室友一起吃过饭。每天清早,她都会与母亲早早起床,一起去食堂吃饭;中午和傍晚,刘暄一下课就赶回宿舍,和母亲出门就餐。平日里与刘暄交流最多的王蓉说,刘妈妈不会讲普通话,并且口音非常重,因此谁都没跟她攀谈过,“顶多礼貌问候”。

  上课的时间里,刘妈妈从不会“让刘暄为难”。王蓉知道,她经常会去学校附近看出租的房子,或把宿舍的每张桌子都收拾收拾。当女生们都在时,她尽量避开大家洗漱和洗衣时间,以免影响到大家。“她甚至连洗漱用具都不放在洗漱台上,而是放在刘暄的抽屉里”。

  房租太贵只好“定居”宿舍

  回家规划 年后再来

  “我妈妈本来也不想住宿舍的……只是一直没找到校外的房子”,刘暄的声音很小。她说,母亲原以为校外的房子很便宜,可以搬来照顾自己的饮食生活,没想到月租金要千余元,于是母亲在宿舍的蹭住便成了“定居”。

  其实,17岁的刘暄从未离开过父母。去镇上上初中,父母便从村里搬到镇上;考上县城的高中,父母又从镇上搬去县城。一路追随,父母也一路更换了不少生意,开小卖部、骑三轮载客……如今读大学,母亲仍旧决定跟读。

  其实,刘暄自理能力并不算差,王蓉很佩服刘暄“做家务的能力”,称她洗衣、拖地、整理床铺样样干净利落,母女俩还经常“抢着做”。所以,对于刘妈妈的陪读,“我不觉得是放心不下”。王蓉和室友认为,除了女儿依赖母亲,更多的是,刘妈妈太依赖女儿,离不开孩子。

  天气转冷,刘妈妈“由于没有准备厚衣物”,4天前回了老家。刘暄说,父母年前都不会来了。不过,“他们会在家好好规划,等年后过来,租个房子,做点生意”。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