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部委公布全国重点镇名单 四川277个镇入选全国第一
近日,住建部等7部委公布全国重点镇名单,四川省277个镇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位,较第二名多出70个。
入选全国重点镇,“门槛”不低。根据相关要求,需满足人口达到一定规模、
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潜力大、服务功能较完善、规划管理水平较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强6项指标。“数量领先,是对我省近年来抓小城镇建设做法和经验的肯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说。
是怎样的创新之举,才能让小镇跻身“国家级”行列?277个川籍全国重点镇,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A 在期待中迅速起步
提出“百镇建设试点行动”,从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新村建设、人居环境入手,确定300个试点镇进行试点,“不论从出台相关政策的时间,还是支持力度,我省都走在全国前列。”
对277个川籍全国重点镇而言,实现华丽转身绝非易事——不是“富二代”的它们,发展起点并不算高。“过去都说,汽车一跳,乡镇到。”提起上世纪90年代的乡镇道路,如今的全国重点镇——遂宁市拦江镇居民雷兵仍记忆犹新:从市区回来,一到镇上路就变得坑坑洼洼,“(汽车)走在上面跟坐船一样,一上一下的。”
拦江镇的尴尬,直到本世纪初在我省仍普遍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乡镇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过去,我国财政固定资产投资,多用于县级以上城市;而解决三农问题相关资金,又直接到了“田间地头”。“乡镇,成了‘被遗忘的夹心层’。”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处长文技军说。
改变这种状态,是四川发展的内在需求。对我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而言,“小城镇是延伸城市服务、反哺农村的中间环节;也是就地就近吸引劳动力、为县域经济提供增长极的重要载体。”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直言。
而老百姓,对此有着更直接的表达,“要是镇上没有好小学,就只有送娃儿到纳溪城区上学,每天少说多走20公里!”泸州市大渡口镇红联村村民母小英的话很实在。
面对着老百姓的期待,四川迅速行动起来。去年5月,我省出台《关于2013年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启动“百镇建设试点行动”,从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新村建设、人居环境入手,分三批共300个试点镇进行试点。省级财政将连续3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试点镇建设,其用地指标也将实现单列。“不论从出台相关政策的时间,还是支持力度,我省都走在全国前列。”文技军表示,277个川籍全国重点镇,与300个试点镇名单几乎重合,这显示出试点行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