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互联网金融日报:余额宝跻身全球前十大基金

11.03.2014  20:41

核心提示:2014,新华财经、中国电子银行网联合推出两会互联网金融日报,为您总结归纳当日两会中涉及互联网金融的热点、焦点话题,探讨行业发展趋势,敬请关注。

根据晨星资讯提供的全球基金资产净值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余额宝对应的天弘增利宝,已跻身全球前十大基金行列,暂时名列第七位,超过了全球闻名的富达反向基金等著名基金产品。余额宝发行仅9个月的时间,用户人数上升到8100万,规模达到5000亿人民币,与之相比,今年3月初全国股市的活跃交易账户只有约7700万户。这显示了中国金融服务业正在经历快速的重整改革。

而在3月11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披露目前已确定5个民营银行试点方案,腾讯阿里等民营资本参与试点工作。阿里方面首次承认此消息,并表示会和万向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申请民营银行牌照。

宝类”产品将中国推向金融浩劫?

余额宝等互联网基金吸引投资者的地方,在于存款的年化收益率可达6%,并且能随存随取,而中国政府所施加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上限为3.3%。

各大银行的普通活期存款账户年利率仅为0.35%。这个一年前才横空出世的行业的迅速扩张,已经引来警告说它能对中国债务重重的经济构成威胁。

北京大学济学院金融学系副主任吕随启表示:“这类有可能将中国金融体系推下深渊。”但中国政府展现出了继续金融改革的热情,包括放宽对利率的限制,并解除对金融服务的国有垄断。

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更是连发3篇评论批评余额宝无益于实体经济。他认为“宝类”产品会无节制地拉高市场利率,其结果是:一方面拉高中国的经济成本,让实体经济付出巨大代价;另一方面,利率无节制的上涨,会帮助国际投机资本抽血中国实体经济。

在文末,钮文新说到:“老百姓当然看不懂这么复杂的金融过程,但我坚信有人看得清清楚楚,而他们是不是正在把中国推向金融浩劫。

余额宝高收益将伴随利率市场化逐渐消失

在3月11号举行的人大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老百姓选择把钱从银行里取出来,投到互联网金融或者理财产品上面,有人认为这将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市场上肯定会出现一些新的过去没有过的机会,这些机会可能会在短期内带来稍高一些回报的机会,因此市场会追求这些机会,所以可能就会有利率在一定期间内有上行的可能性。但是随着市场配置资源和广泛竞争的存在,实际上利率最后还是会有总供给、总需求关系的平衡,个别的机会会慢慢变小。

3月11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收益

而此外,根据中国电子银行网对互联网“宝类”理财产品持续近一个月的观测发现,该类产品的7天年化收益率已经由6.292%降至5.707%,而同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则徘徊在高位,形成了明显对比。

微评: 余额宝是不是越大越好?

余额宝目前已经超过5000亿,客户8000万,短短9个月时间已经跻身全球前十大基金,目前继续在争议中前行,到底余额宝会发展到多大,是否会有变种,在金融生态圈里未来的定位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探讨。

理论讲,余额宝虽然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基金,但仅占目前国内46万亿的1%左右,发展空间还很大,但是随着其他互联网公司和银行系各种“”的推出,客户面临多样化的选择,余额宝发展的势头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但如果监管政策上不做限制,发展到几万亿那是有可能的。规模如果太大,余额宝在流动性管理上存在巨大的挑战,除了业务上的赎回风险还有科技系统稳定运营的风险。如果余额宝规模太大,不利于各种“”的充分竞争,只有竞争才能提供最好的服务,也只有竞争才能将市场的风险分担到各个竞争的主体,健康的市场环境应该是有一批规模相当的各种“”,微软需要分拆、运营商需要分拆,背后的思路就是培养市场合格的竞争者,出现6个5000亿的余额宝一定比出现1个3万亿的余额宝对市场有利,在市场对资源起决定性的基础上还需要发挥政府有形的手,扶弱抑强从长远来看有时也是维护市场公平的一种手段。

余额宝目前投资的货币市场基金是1.0的版本,从低风险做起聚集海量客户,但是目前已经有8000万存量客户,这些客户的风险偏好一定是不同的,如果余额宝细分客户群,推出客户风险自担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一定是有市场的,产品的丰富化就是余额宝的2.0时代,这个时代早晚会到来,余额宝的本质是互联网理财的产品超市,而不仅仅是一种低风险货币基金。

余额宝目前已经成为金融系统高成本的资金提供者,未来这个定位不会改变,因为余额宝的使命就是汇集金融体系低成本的资金获取高收益,这既影响到了银行体系的资金,也影响到了证券市场的基金。未来余额宝还可能更进一步,成为个性化金融产品的设计者,主动运用自己汇集的巨量资金,从被动的资金提供者到主动的资产管理者转型,未来这样的余额宝会深不可测。(电子银行业资深从业人员、中国电子银行网专家笑纳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