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培训助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北京市平谷区是中国著名的大桃之乡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区。借助独特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大桃一品带动”生态富民果品产业,全区果树面积达到40.8万亩,其中大桃面积22万亩。全区以大桃产业为主的果品产业已成为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代表,是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对农民就业、农村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面对全国果品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平谷果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制约问题之一是人才、果农素质和技术推广。按照平谷区建设幸福平谷的发展思路,就如何实现果农收入倍增和幸福果农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提出建设一支高素质、技术全面的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经过实践,平谷区创新了“金字塔”式培训模式,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对区、乡镇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区、乡镇技术骨干对村级科技骨干服务队进行培训;每名科技骨干服务队员带动20~25名农户。通过“金字塔”式培训,达到科技推广普及,促农增收的目的。
创新了区、乡镇、村三级技术推广体系。通过采取“金字塔”式培训模式,不仅聚集了全国各地的科技资源,平谷区还培育了一大批自有科技人才,形成了区、乡镇、村强大的梯次人才队伍。现有区级技术骨干40余人,乡镇级技术骨干30余人,村级技术骨干1000余人。区、乡镇、村三级技术骨干构成了全区果树技术推广普及的主要力量,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这些都为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优新技术的推广普及、生产高甜度、高品质果品,促进果农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
优新技术得到推广普及。首先专家教授带来了新观念、新技术、新品种,并且在他们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下,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提升了本区果业现代化水平。其次,通过举办“金字塔”式的培训班,果农掌握了优新技术,科技素质明显提高,加快了技术的推广普及。再次,村级科技骨干服务队通过传、帮、带作用,促进了优新技术的推广。全区累计推广果树新品种106个,在其它果树品种调整上,引进发展了三优苹果、玉露香梨、樱桃、薄皮核桃、大枣、日本甜柿等优新果树系列品种及枇杷、火龙果、木瓜等热带果树品种,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桃树长枝修剪技术得到全面普及,高标准完成桃树高光效树体结构调整10万亩,完成郁闭桃园隔株间伐近3万亩,推广倒拉枝和高培垄覆盖黑地膜技术2.3万亩,建成高产、高效的现代化果园1350亩。
果农增收致富效果显著。果农通过科技培训,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果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精品果率达到70%以上。全区涌现出了一批致富典型户、典型村。
兴谷街道后罗庄村果农张海军种植的30亩桃园总收入达45万元;王辛庄镇东杏园村果农耿春荣种植的24号桃亩效益6.35万元;王辛庄镇东杏园村果农张怀宝一亩蟠桃卖了6.3万元……
峪口镇西营村实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果农”的“三结合”经营机制和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六统一”管理模式,使全村实现了大桃亩效益1.54万元;刘家店镇寅洞村实行“两委”班子成员抓科技骨干服务队,科技骨干服务队服务果农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实施统一普打石硫合剂、统一高培垄整地等“八统一”技术措施,促进了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普及,精品果率达到85%以上,亩效益达1.4万元,全村800口人年人均大桃收入突破2万元。
平谷区果树面积占全市果树面积231万亩的17.66%,果品总产量占全市果品总产量9.4亿公斤的37.3%,平谷区的大桃、柿子、杏、核桃、梨五个树种产量位居京郊区县第一,果品总收入占全市果品收入44.1亿元的34.47%。其中,大桃面积占全市的46.8%,收入占全市的80%左右,亩效益是其他区县的4.5倍。
全区农业总产值39.7亿元。其中,果品总收入15.2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38.3%。大桃总收入11.8亿元,占全区果品总收入的76.1%,占农业总产值的29.7%。全区5万户近10万农民从事果品生产,户均收入3.04万元。其中,有3万户桃农近7万人从事大桃生产,户均大桃收入3.93万元,10万农民年人均大桃收入1.18万元。
果农的技术素质显著提高。采取现场培训、观摩学习、下发技术资料、电视台专题讲座、开通热线咨询电话、技术大比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使果农的理论水平不仅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实践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整体来看,园容园貌明显改观,果实品质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通过“金字塔式”培训,培养出了一大批科技二传手,实现了一户一名技术能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