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姓幸福感为重要参照 四川“以人为本”推进城镇化

22.09.2017  18:14

  9月下旬,金堂县将实施毗河宜居水岸工程,延伸水域一号航线景观,打造滨水文化旅游链,未来还将贯穿贯通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毗河、中河、北河沿河一带,实现滨水而居、宜居宜业。

  金堂县的宜居水岸工程,与全省的一项试点关系紧密。今年起,四川省首次将宜居县城建设纳入省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补助范畴,包括金堂在内的21个试点县获得总计4.2亿元专项资金,继城市群建设和特色小镇试点后,改善县城宜居环境首次纳入省级发展战略。

  “首次”背后的用意深远:目前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9.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2.8%,比2012年分别提高7.4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将有550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升1.2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化率将达54%,这意味着四川省在城镇工作生活的人口首次超过在农村居住的人口,每年将有超过100万人进城落户。

  如何让不断新增的“百万量级”城镇人口快速适应、享受城镇生活,是摆在省委省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以提高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初步走出一条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这条新型城镇化道路中,“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是最突出的主线之一。四川省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建设管理、社会服务保障等,都围绕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而规划,连续四年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大力实施“百镇建设”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扎实推进房地产去库存,改造棚户区138.7万户、建设保障性住房45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00.4万户,货币化安置36.6万套。

  坚持以老百姓的幸福感为重要参照,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基础上启动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村”创建活动,今年将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000个,累计超过2.1万个;市、县级“四好村”累计达到全省行政村总数的25%,新创建省级“四好村”2000个。在刚刚召开的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上,省委省政府鲜明提出,要突出宜居宜业宜商提升城镇发展质量。

  宜居宜业宜商,内容丰富。而山川、丘陵、平原间,不断延展的“绿色丝带”,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本月初,规模庞大的天府绿道开建,总长16920公里;近日,攀枝花、巴中、宜宾同时拿到国家森林城市的“入场券”,进入本年度拟批准名单。视野从点到面,全省设市城市和县城建成区绿地率已分别达34.56%和26.44%,公园面积达3.5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以上。

  除持续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外,四川省还将深入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双百工程”,规划建设100个城市山体森林公园和100个城市河湖湿地公园,打造一批美丽城市、美丽街道、美丽社区。(记者 蒋君芳)

责任编辑:杜雨洲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