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编剧邹静之:《归来》堪称张艺谋苦心之作

14.05.2014  02:22

中新网北京5月14日电(上官云) 近日,素有“金牌编剧”之称的知名编剧、作家邹静之推出《邹静之戏剧集》,包含4部话剧剧本和3部歌剧剧本,而由他担纲编剧的张艺谋最近作品《归来》也即将上映。13日下午,邹静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创作涉及多个领域,但自己最希望的头衔是诗人。此外他还特别提到,《归来》堪称张艺谋导演的苦心之作,同时表达了对相关争议的看法,“电影有的人看浅,有的人看深。这去看看原作者严歌苓的观后感最清楚。

生平最想呆在北京 知青时代大量读书

生于1952年的邹静之祖籍江西南昌,出生仅一岁即来到北京,聊起天来京腔浓郁。但邹静之告诉记者,自己其实可以跟五个省份的人攀亲戚。

我们家谱上说的是明末清初从山东来到江西南昌县的,我在北京长大,在黑龙江当知青,后来又转插队到过河南汝阳,这五个地方都与我有关或散落着我的影子,他们如果能装订成册的话,一定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影集。”虽则辗转如此,但邹静之对北京的喜爱溢于言表,“那是我呆的最久的地方,也是我最想待下去的地方。

事实上,虽自小在北京生活,邹静之也曾在北大荒与河南有着八年插队经历,直到1977年才回来,他曾经戏言自己是庄稼地里长出的苗,在煤炭研究院做体力活儿,从最累的瓦工开始,“现在的工人叫蓝领。但我那个时候,知情返城以后只有做工人。

邹静之回忆,那个时代很多有知青经历的人也有工人经历,比如文学界的王小波、刘恒,“你们现在很难想象那种画面,一个工人在脚手架上唱着舒伯特的《小夜曲》。这些年轻人是一个群体,因为共同的境遇和集体生活,使他们相互影响、砥砺。

在很多人看来,邹静之的一生大概会这样过去。但事实并非如此,当知青时也是他看书最多的时期,从俄罗斯的“白银时代”到法国的巴尔扎克、福楼拜,到后来的塞林格等等,邹静之什么书都看,而且看完还会复述。

我想,那时对我写作影响最大的就是竭力地感受那些大师的内心是怎么表达的,不是某一个人。”邹静之诚恳的表示。

走上创作之路:钟情写诗 最希望的头衔是诗人

那个时代大量丰富的阅读给邹静之走上文坛打下良好基础,也让邹静之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邹静之说:“后来我看自己十八岁时期的日记,可以说我从知青时代就开始写作了。第一次投稿,发表一篇小小说。随后是诗歌。

于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邹静之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数十年来出版诗歌、散文、小说等著作十余种,创作影视剧剧本众多,其作品曾获国际国内各项大奖,部分剧作品收入《邹静之戏剧集》。“我从三十岁开始正式写作,三十到四十岁时主要写诗歌,四十到五十岁写影视。”邹静之概括,五十岁之前,总觉得自己写一部多一部,五十岁之后突然有一天觉得写一部少一部,后来更多的只写舞台剧的电影。

虽创作量可观,但邹静之说,自己对诗歌最为热爱和迷恋,直到现在还把舞台剧当诗写,“有时写一首咏叹调要几天,乐此不疲。因为诗歌使我在最初的写作中站在了高处,我最尊崇、最希望的头衔是诗人。

很多同行感叹邹静之深厚的文字功底,能够在各个体裁间游刃有余。邹静之对此的解释是,自己对各种文体的涉猎全部来自内心的各种形式的需要,“其实文体上的差别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各个题材的作品可以手到擒来,我已写过四部歌剧,现在仍在写,还是觉得自己像不会写一样。当然诗和舞台剧是要考验作者的。

与导演合作:就是坚持与妥协 《归来》是张艺谋苦心之作

极热爱诗歌的邹静之在观众心目中却一直与“金牌编剧”的称呼关联最大,甚至有人赋予他“国内第一编剧”的美誉。邹静之提起这个称呼连连否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个称呼千万不要再提。

迄今为止,邹静之曾与国内不少知名的话剧、舞台剧乃至影视剧导演合作过,这其中就包括大腕王家卫与张艺谋。邹静之自认是一个好合作又不好合作的作者,“我想合作就是坚持与妥协,坚持就要有争论,没有争论就不叫合作。我算不得随和,‘温良敦厚’的形容更喜欢。

邹静之分析,电影剧本和舞台剧之类都有不同。电影除了文字支撑,氛围营造特别重要,这些在写剧本时都要洞见并予以准确的描述,要写好剧本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技巧可以解决的,那种安置也是文无定法,“还有就是我一直提的情怀的至高点,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方有第一等诗歌。’

在自己写过的剧本中,邹静之还特别提到了即将上映的《归来》。这个剧本他跟了两年多的时间,花费不少心血:一稿大纲、一稿剧本,之后又写了下集的大纲和剧本。再之后是二合一,“几稿下来,从众多的人物情节变成了三个人物和极少的情节,要内里的深厚和表面的简化,这是难的。

邹静之感叹,这部电影堪称张艺谋的苦心之作,“他在这两年多的时间中经历了太多事情,广告、超生,他能以极大的定力把戏拍成功,并想找到一种比原来质朴有所改变的‘静水深流’式表达方式,不是苦心是什么?

电影有的人看浅,有的人看深。”面对目前《归来》面对的一些争议,邹静之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看看原作者严歌苓对电影的观后感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