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币 项目遍布31省份
他的慈善事业
“逸夫”楼馆 遍布31个省份
“邵逸夫星” 表彰慷慨助学
邵逸夫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昨天有门户网站调查“提起邵逸夫,你首先联想到什么”,逾八成网民选择逸夫楼,很多人跟帖表达在逸夫楼、逸夫图书馆学习的感恩之心。想想内地一些企业家娶妻嫁女的排场、一掷千金的豪奢,想想财富榜与慈善榜、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巨大落差,邵逸夫绝对是一面好镜子。
捐赠内地 项目遍布31个省份
在中国,来自不同地域的年轻人常常可以找到共同点,那就是在他们曾就读的学校里都有一座“逸夫楼”。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邵逸夫就不遗余力地投身慈善事业,目前,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共有以逸夫命名的楼馆近3万座。
从1985年开始,邵逸夫持续捐助内地。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邵逸夫共捐赠内地的科教文卫事业47.5亿港币,捐建项目总数达到6013个。其中80%以上为教育项目,受惠学校千余所。
邵逸夫基金在内地捐建大学、中学、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份。
邵逸夫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说:“中国要强大,教育太重要了。我看到国家教育事业在进步,心里很高兴呀!我的捐款重点在教育,培养人才,做些实际的事情,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了表彰他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面向世界 创立“东方诺贝尔奖”
天灾的时候,邵逸夫也会捐助部分受影响的地区,例如在1999年捐出2500万港元,救助台湾“9·21”大地震灾民;2005年,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2008年,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亿港元;2009年,台湾“8·8”台风水灾,捐款1亿元新台币予灾区。
2008年,邵逸夫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以赞扬他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精神。
邵逸夫的捐献并不局限于两岸四地及东南亚一带,邵逸夫还设立了奖学金计划,资助亚洲学生攻读欧美大学,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在旧金山还开办了以他首任妻子命名的老人中心。旧金山政府为嘉许他对该地的慈善贡献,在1991年宣布每年的9月8日为“邵逸夫日”。
为了推动世界各地的科学研究,邵逸夫在2002年还创立了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表彰在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各颁授100万美元奖金,而这些领域是诺贝尔奖所未涵括的。
2011年邵逸夫退休之时,邵氏基金将公司2.59%股权,馈赠给数家教育及慈善机构。
他的婚姻家庭
两任妻子 均充满传奇色彩
四个子女 都无意接手父业
邵逸夫不仅人生传奇,他的女人也像他公司拍出来的电影一样,充满了浪漫的传奇色彩。
第一任妻子黄美珍:恩人的女友
邵逸夫的发妻黄美珍,比邵逸夫大5岁。1926年,邵逸夫跟其三哥邵仁枚到新加坡打理电影业务,当时新加坡最闻名的富豪余东璇十分赏识邵氏兄弟,邀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并亲自出门迎接,身旁还站着一位美貌女子。余东璇介绍说:这是黄美珍小姐。两人随后交流颇多,暗生情愫。
但黄美珍是余东璇的女友,而余东璇又对自己有恩,这该怎么办呢?终于有一天,邵逸夫鼓起勇气来到余府,坦白地向余东璇倾吐了他和黄美珍相爱的事。余东璇听罢沉默了片刻,哈哈大笑说:“君子成人之美,老弟既然和美珍真心相爱,就不用顾及这么多,难道让美珍一辈子陪着我这个老头子吗?”1937年,30岁的邵逸夫冲破世俗的种种成见和约束,与黄美珍在新加坡举行了婚礼。那天,余东璇还送来了50万元的大礼表示祝贺。后来每次提起余东璇,邵逸夫都对这位宽厚仁慈的前辈心怀感激。
结婚后,邵逸夫与黄美珍都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婚姻。二人婚后诞下二子二女,相濡以沫,直至1987年黄美珍在洛杉矶病逝。
第二任妻子方逸华:曾为红歌星
邵逸夫的现任妻子方逸华于1934年出生于上海,随母亲长大,早年是个红歌星,在南洋一带很受欢迎。方逸华跟随母亲走上了演唱的道路,却为邵逸夫退出歌坛。
方逸华原名李梦兰,又名方梦华。1952年,18岁的方逸华与邵逸夫在新加坡相识,从此相伴邵逸夫60年。1969年,方逸华到邵氏公司做了一名普通女职员,此后做遍公司各环节的工作,积累了足以服众的资历与经验,成为香港资深的传媒工作者和行政人员。
1997年,当邵逸夫的结发妻子黄美珍去世十年之后,90岁的邵逸夫和64岁的方逸华在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方逸华常年担任邵逸夫工作上的助手,后接任TVB执行总裁一职,人称“六婶”。
遗嘱早立 防止4个子女与方逸华争家产
早在多年前,邵逸夫就立下遗嘱分配其百亿身家。原因很简单,他不想自己的4个子女日后与他的第二任妻子方逸华争家产、闹家变。
邵逸夫的影视帝国按理早应该有接班人,但他的子女都无意接手影视家业,两个儿子现居新加坡,主营地产生意,与电影无关。
邵逸夫的二子二女,自小便交由在新加坡的兄长邵仁枚教养。1981年,有传原本帮父亲打理业务的大儿子邵维铭因为方逸华入主邵氏,逐渐取代邵家子弟的地位,导致他与弟弟邵维钟退出董事局。黄美珍逝世后,邵逸夫的几个子女便陆续淡出邵氏管理层。两子移居新加坡后,父子不相往来20多年。直到2007年邵逸夫迈入人生第100个春秋时,关系才有所缓和。
邵逸夫本人并不强求自己的企业一代传一代,反而早在1973年就成立邵氏基金,捐出过百亿港元予教育和医疗。对于邵逸夫的做法,许多看惯了豪门争产的香港民众表示非常赞同。
本版文图 综合新华社等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