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邛崃畜禽粪便不乱排综合利用还赚钱 -- 邛崃创新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5月19日,邛崃市高埂镇联合村的宏达家庭农场里,杨绍文和队友们正在抢时间为土地施肥。未来10天,他们将利用从周围养殖场抽取来的畜禽粪便,为这里的1600亩水稻田施撒肥料。
杨绍文不是家庭农场的主人,而是邻镇固驿镇上的一个专业抽粪队发起人。从养殖场收运畜禽粪便,杨绍文不用花钱,而为这里的土地施肥,他还能赚8000元。
2014年,邛崃启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探索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一年时间里,这些曾被随意排放的污染物,成为不少人致富的新手段。
种养脱节令污染加重
尽管四周绿林环绕,但在邛崃市固驿镇兰经村五面山家庭农场的几十米开外,依旧能闻到阵阵猪粪臭。
五面山家庭农场是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专业养猪场。这个占地30亩的场地内,现有成年猪1000余头。按照一只猪每天产生10斤粪便来算,这里每天将有1万斤猪粪待处理,这曾是老板罗海涛每天最头疼的事。罗海涛坦言,只有很少量的猪粪被周围村民挑去施肥,其他的,往往只能偷偷直排出去。
这一问题在邛崃并不鲜见。作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畜禽养殖遍布该市24个镇乡。来自邛崃农林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邛崃市畜禽存栏437.8万头(只)、出栏1141.9万头(只),产生畜禽粪便65万多吨、粪水210余万吨。“近年来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但由于种植业与养殖业脱节,使得养殖污染越来越严重。”邛崃市农林局农村环境建设科科仁稚介绍说,畜禽粪便随意排放,成为当下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组队“抽粪”只赚不亏
罗海涛的烦恼,恰恰成为了杨绍文赚钱的重要来源。
2014年4月,邛崃启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工作,大力引导有机肥厂、抽粪车队、种植大户等对畜禽粪便进行加工、转运、利用。其中,对愿意参与抽粪车队的对象,按照邛崃市政府养殖污染专项资金补贴1万元+农机补贴+村公资金统筹的方式进行补贴。
当年5月,杨绍文用2.48万元买来一辆农用三轮车,向邛崃农林局申请了抽粪设备的补贴,并邀约另外三人成立了畜禽粪便清除运输队。
按照“产-供-销”的运作方式,杨绍文的运输队随时免费为邛崃各个养殖场甚至是养殖散户清运家禽粪便,然后按照每车100元-140元的价格,将这些肥料转销给种植大户。
尽管与40元/亩的复合肥料相比,这种“纯天然”的肥料价格每亩要贵20-30元,但杨绍文并不担心销路。目前他们已经和邛崃不少种植大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种植旺季,每月纯收入可达5000元,淡季每月也能赚2000元。
综合利用治污不再难
在政府对市场的有意培育下,夹关镇雕虎村也于去年底以“股份制”形式成立了畜禽粪便合作社。
全村18户养猪大户每户出资3000元入股,邛崃市政府养殖污染专项资金补贴1万元,再加上农机补贴和村公资金统筹,购进了一辆价值11万元抽粪车设备。同时从自愿报名承包抽粪车的村民中以竞标的方式确定承包人。最后,雕虎村4组村民郑云耀以年租金5400元中标。“18户养殖户是这套抽粪设备的股东,可在每车30元的‘对外价’之外,享受每车10元的优惠价,每户每年还可按照股份比例分得300元租金。”郑云耀说,在用肥旺季每天可以拉6到7车粪,卖给种植业主是100元每车,算下来每天大概有700余元的营业收入。扣除车辆租金、燃油、车辆折旧等各种成本,能保证每人每天赚200元。
随着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在邛崃更多地方兴起,当地还开始探索带动养殖大户试点“猪粪养蚯蚓”治理模式,以及“园区+养殖户”治理模式,通过园区用肥帮助周边养殖户开展粪污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