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栋“逸夫楼”遍及四川城乡 师生缅怀邵老
四川在线讯(四川日报记者 江芸涵) 1月7日早上8时许,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邵逸夫逝世,享年107岁。多年来,邵逸夫捐助数以百亿计款项,为内地、香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截止到目前,我省有300所大、中、小学受益邵逸夫赠款,共建起了304栋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逸夫楼”遍及各市(州)城市和乡村。
捐款2.34亿港币 个人助学第一人
1985年以来,香港邵逸夫基金本着“雪中送炭”的宗旨,配合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与教育部合作,向内地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事业捐款,在大学、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等项目。自1991年开始,教育部每年均安排我省教育系统邵氏基金赠款项目,1998年、2002年我省遭受特大洪水以及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教育部还额外安排了邵氏基金捐款。
据悉,邵逸夫先生多年来连续向教育捐赠巨款,是向我省教育战线捐款最多、影响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个人助学者。到目前,我省共获赠款2.34亿港币,有300所大、中、小学受益,这些捐款加上各级配套投资,建起了304栋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逸夫楼”,项目遍及各市(州)城市和乡村。邵逸夫先生助学兴教的义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我省改善捐赠学校办学条件作出了极大地贡献,为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成都理工大学的“逸夫楼”
“逸夫楼”遍高校 与川情缘不解
“1991年5月21日,邵逸夫先生一行40余人访问四川大学。当时,我刚到四川大学工作不久,参加了欢迎仪式。记得当天上午,天空中飘着微微细雨。在欢迎人群中,我得以一睹邵逸夫先生尊容。谨向邵逸夫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昨日,四川大学档案馆馆长兼校史办公室主任党跃武在其微博上向邵先生表示哀悼。
作为省内“逸夫楼”最多的学校,四川大学接受邵逸夫捐款(非全资)建设的建筑共有5栋,分别是原四川大学文科楼(逸夫楼,1990)、原成都科技大学逸夫科技楼(1993)、原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楼(逸夫楼,1993)、原四川大学逸夫科学馆(1994)和四川大学江安综合楼(2006)。
四川大学文科楼相关记录显示,该楼由邵逸夫出资港币1000万元、国家教委拨款人民币420万元修建,竣工于1990年4月30日。党跃武介绍,邵逸夫曾在1991年到过四川大学参观访问,并专门去了文科楼。
2004年,成都理工大学的“逸夫楼”——综合实验教学大楼开建,时任校长刘家铎还专门给邵逸夫写了感谢信。信中说:“成都理工大学,是您于今年7月第18次向祖国内地教育事业捐资而受惠的19所大学之一。在此,我谨代表成都理工大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向您表示最深深的谢意,并盛情邀请您及您的家人抽出宝贵的时间于今年金秋时节访问我校。”
师生共缅怀 网友发帖追忆邵老
受益于“逸夫楼”的四川师生,昨日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缅怀邵逸夫。四川师范大学百度贴吧置顶贴:“凡是在‘逸夫楼’读过书的朋友们,请为逸夫先生送上最后的祝福吧!”有网友跟帖,“一起缅怀这位热心公益的老人!邵老,走好!”
网友“爱家的一刀”在其微博上说,“邵逸夫老先生驾鹤西去,令我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为我的母校四川大学捐建的逸夫楼,也让我第一次知道了邵逸夫这个名字。与其他低调的富豪行善不同,邵逸夫捐建教育设施坚持要以自己的名字冠名,不管出于什么初衷,但是起码可以广为传播并在大众中树立楷模,而且有名字的建筑就像人一样有了名誉和责任。”
成都石室中学“逸夫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石室校友、著名作家马识途先生写了牌匾。校长田间昨日在网上晒出“逸夫楼”多张图片,“今天,在邵逸夫先生去世的日子,让我们来晒晒石室中学的逸夫楼,追忆我们逸夫楼下发生的故事,一起纪念这位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