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来蓉小姐妹进新校园 热心市民为其父提供工作
■昨日上午,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心市民说,她们一路询问找到孔建平家,“看到娃娃读书很困难,我们一人捐了500元钱,并为她们买一些学习用品,希望能帮到她们。”
■四川泸州的一家企业联系到孔建平,表示愿意从经济上资助两名孩子上学。“我们在看到这条新闻后,想帮帮这个家庭。”
■昨日下午,市民孔先生来到孔建平家中,希望为孔建平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我认为捐钱只能解一时之困,而一个稳定的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8岁的小玉(化名)和7岁的妹妹小凤(化名)去年跟随父亲来到成都,大半年时间里,她们一直处于辍学状态,锦江区教育局为其联系了一所临时过渡学校就读。昨日,穿上新鞋袜,背上新书包,两姐妹手牵手,走进了新校园。
六点起床 惊喜
市民为两姐妹送来新书包
9:30社区派人带她们报到
早上6点,小玉和小凤就起床了,今天,对于她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辍学大半年后,今天,她们将重新走进校园。
两姐妹换上了爸爸孔建平前一天晚上新买的鞋袜。而前一天,好心的退休教师曹大爷为姐妹俩送来了大量的衣物,两姐妹各挑选了一件干净的衣服,穿在身上,准备上学。稍显遗憾的是,两姐妹的新书包还没着落。
不过,这稍许的不快很快就被新书包的到来冲淡了———两名热心市民来到孔建平的家中,并为两姐妹带来了两个崭新的书包。一个紫色的,一个粉红色的,上面都印着米奇的卡通图案。妹妹小凤选了粉红色的书包,她高兴地把新书包背在背上,又取下来仔细地看。
之后便是漫长的等待。上午9点30分,柳江街道陶家沟社区的工作人员张先生来到她们家中,准备带她们去学校。
十点进校 害羞
阔别大半年 牵手重返校园
小伙伴抢着带妹妹逛校园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孔建平带着两个女儿,来到了祝国寺小学。锦江区教育局小教科魏科长和另一名工作人员已经到了。
上午10时许,学校正在上课。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两个小姐妹手牵手走进了阔别大半年的校园,面对宽阔的操场和周边的人群,两姐妹显得有些害羞。
祝国寺小学一名教师说,在两个小姐妹来之前,学校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我们为她们准备了课本以及文具。”
妹妹小凤被分到了一年级,走进教室,在班主任林老师介绍之后,大家对这名新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林老师将小凤领到了座位上。“有哪位同学愿意在下课后,带新同学去学校走一走?”林老师问,课堂上,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举起了手。
姐姐小玉则被老师们带到了办公室,在这里,老师们对小玉的基本学习情况进行了了解和考察。根据了解的具体情况,最后将小玉分到了该校三年级学习。
第一课 很好
学校很好 操场真宽
“好好学习,以后考大学”
小玉和小凤度过了她们重新入学后的第一天。“从第一天上课的情况来看,她的纪律是很好的,也在认真听讲,只是基础有些差。
小玉的班主任李老师则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小玉虽然学习比较认真,但可能是由于辍学大半年的原因,在一些基础上还要再努力。
下午放学后,孔建平骑着电瓶车来接两个女儿。在问及女儿第一天上学的感受时,小玉说:“学校很好,老师们也对我们很好,中午食堂的火腿肠也好吃。”
“早晨,我和妹妹来到了一所新学校,看见操场真宽呀!”小玉在作业《我们的校园》中写道。老师看后,逐个修改了作文中的错别字,并写下评语:“加油!改一改错别字。”
而对于重返校园这个难得的机会,两姐妹都十分珍惜。下午放学后,刚到家,两姐妹就拿出书本和作业,开始做作业。“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大学。”姐姐小玉说。
父亲反思
“感觉手续麻烦,只考虑赚钱”
孩子辍学半年是我的原因
在辍学大半年之后,小玉和小凤都重新走进了学校,这一事件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但在父亲孔建平看来,在女儿上学的问题上,自己此前的做法确实太消极。“如果按照相关政策去办,两个女儿都能够顺利入学,她们没能按时入学,确实是自己的原因。”
孔建平说,在开学之前,他就听人说过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如果要为子女申请就近入学的话,需要买社保。“当时,我觉得手续很麻烦,自己又没有文化,搞不懂,就没有再去管这个事,两个娃娃就只有待在家里。”
事实上,孔建平可以有稳定的工作与社保。“可以去建筑公司,买社保,签劳动合同,但算下来一天只有90元,我觉得还不如打零工。在这个事情上,我只考虑到自己赚钱……”
在两个女儿都重新入读后,孔建平意识到自己应尽快完善相关手续,让女儿们能继续在成都学习。“接下来,我会尽快地买社保,准备劳动合同,明年报名的时候,才符合政策的相关要求,让她们读书。”
小玉的追问是个国家命题
■成都商报评论员
从遂宁来蓉的小玉和小凤姐妹辍学的消息被曝光后,有关部门迅速反应、积极行动,社会各界伸出援手、献出爱心,我们欣慰地看到,她们顺利重返校园。姐妹俩的故事,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关爱和责任。
但是,也需要清醒地看到,姐妹俩能够入学是一种遵循政策规定的人性化安排,背后还存在关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需求和供给能力之间的普遍困境。解决这个现实困境,非一城之力,一城之功,更需要更高层面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此同时,父母也应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当小玉在简陋的租住屋门上写下那句“你为什么没有上学呢”,她所追问的,是一个进城务工的困难家庭,关于随迁子女就学的现实困境。
问题在于,小玉的追问,不只是小玉一个孩子的追问,而可能是成千上万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追问。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的政策也有力不从心的现实困境,这个困境基于加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日益扩张的教育需求和城市自身提供公共产品能力之间的矛盾。
这个困境不只是成都的困境,也是中国很多城市尤其是特大中心城市的困境。按照教育部的数据,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393.87万人。无论从公共责任还是道义责任来说,城市当然都应满足这些孩子的教育需求。
但是,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隔离和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放大了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二是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当地政府承担,很多城市由此背上财政包袱。比如,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2万亿元,但是中央支出不到20%,80%都在地方。而且中央的支出,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偿还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历史欠账,对随迁子女入学的补贴实际上是杯水车薪。
就此而言,小玉的追问,实际上是个沉重的中国命题和时代命题。成千上万随迁子女的读书梦,不是一个城市的公共责任所能承载,更需要一个国家的顶层设计来承载。一方面,中央财政可能需要更多以及更高比例的经费安排;另一方面,需要全国一盘棋来统筹义务教育经费。
当然,这样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健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读书梦,还需要全社会来承载。
无论如何,家长都有义务保障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不能让孩子辍学。《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在城市难以接纳和容纳所有随迁子女入学的情况下,孩子回老家读书,也不失为理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