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进城“路还长” 采购商牵手贫困村盼双赢
聚焦
11月18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四川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展销会上,25个贫困县和25个企业结成对子。
这是四川省88个贫困地区首次集结展销,吸引了120多家农特产品采购商。平台有了,信息对称了,如何推进农产品加快进城,让贫困农户实现增收?四川正在积极铺“路”。
贫困村的想法 上门一次性收完最保险
展销会上,凉山州布拖县九都村第一书记谢强带来了几张图片展品,是当地的生态小黑猪。谢强介绍,九都村的100头生态猪即将长到50公斤,这是它们出栏的标准,可是6月起预售至今,一头都没卖出去。
丰产不丰收,仍是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传统农业,亟需连接大市场。
展销会上,汶川与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签订车厘子销售协议;岳池县白庙镇白庙村跟四川永辉超市有限公司签约。签约前,白庙镇一家本土农村电商向永辉介绍了10多种特产,希望都能卖进超市。
一腔热情寄托在了采购商的身上,“之前预售不理想,我们还是希望老板上门收,96元一公斤,全部拉走,年底就能让农户增收1500元左右。”这是谢强最理想的销售方式,也反映了大多数贫困村的心声,路途远、损耗大、脱贫的需求迫切,“老板上门一次性收完最保险。”
采购商的担忧 产业规模小,难有效益
参加对接会的供应商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电商企业、餐饮企业等。虽然牵了手,但是怎么帮扶,怎么双赢,很多企业都还没有想好。
贫困地区的产品生态、绿色。但仅有品质还不够。批发市场与超市代表称,需要稳定货源,要求种植规模和效率;电商企业看重产品特色和运输便利;餐饮企业每天都要调整货量,配送时效很严苛……
但大多贫困地区的产业小而散,与这些要求差距不小。当听到白庙村特产蜜柚的种植面积只有1000多亩,永辉超市公共事务部经理唐平不禁皱了皱眉。
当天,与茂县政府签约后,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志刚感到压力不小。作为国内最大的批发市场之一,之前与彭州的蔬菜基地合作较为密切,与四川贫困地区的合作还是头一次。赵志刚说,彭州可以给市场提供数万吨的蔬菜,茂县的供应能力跟得上吗?合作空间在哪?“还需进一步寻找、细化。”
牵手之后怎么走 通过合作社形成规模种植
赵志刚认为,推动贫困县特色产品走向市场,除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外,政府的作用尤为关键,比如建基础设施、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等公益性事务都要靠政府推动。
新发地市场曾与河北一贫困村牵手,在市场开辟专区销售特色土豆。当地政府在打造品牌、引导建合作社推动规模化种植等方面发力,土豆实现了热销。
赵志刚说,未来将重点与规模较大的合作社“牵手”。一方面,将依托市场的大型经销商,对其在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进行指导,使其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另一方面,新发地准备在茂县建设冷库和加工线,解决长途运输的压力,按照要求收购,统一运输,从而减少损耗,降低物流成本。
永辉超市目前的构想是,在白庙镇打造“一乡一品”,“通过合作社的引导,形成规模种植,实现货源的稳定。”唐平说,最重要的是农户种植要规范,才能满足超市的品质要求。
不仅在家门口“搭台”推动贫困地区产销对接,同时“走出去”为贫困地区搭建跨区域流通渠道。今年省商务厅组织的6站川货全国行活动中,至少有3成展位留给了贫困地区,将市场促销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是活动的重要内容。 (记者 寇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