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绿色治理”观:世界认同体现中国担当

07.06.2017  21:15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中国正向世界发出“绿色治理”的铿锵之音。

然而就在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全球气候治理史上里程碑的《巴黎协定》,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造成重大打击。联合国秘书长评价,这“是一件令人极其失望的事情”。国际社会批评这是对地球未来构成严重威胁的“惊人之举”。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印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影响。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时表示,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绿色发展观念传向世界

建设好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作为世界公民,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上,践行推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感及责任感。

6月5日,第46个世界环境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正是中国确定的环境日主题,以动员全社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近年来,从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进联合国,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加强环境治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被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实现中华民族和世界永续发展的目标,“下决心、花力气”改善生态环境,普惠百姓的中国决心、中国信心和中国作为更是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2013年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和决心,同时也将这一理念传向世界。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正式写入了中央文件,为“十三五”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饶爱民 摄

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又向联合国表述中国的决心。“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巴黎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各方要共同推动协定实施。中国将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百分之百承担自己的义务。

5月26日,习近平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出6项重点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倡导推广绿色消费。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美丽中国”图景赢得世界赞赏

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全球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对环境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世界上无一国家能幸免。

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人民对于“青山绿水”需求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就是“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必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面对挑战,习近平主席用这样的决心勾勒着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蓝图,一步步将美丽中国变成现实。

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门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充分认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和成果。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过去五年碳强度累计下降20%左右,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并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

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巨大贡献,并用减排数字诠释了中国的努力与决心。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今年5月22日在柏林表示,2016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前一年下降6.6%,远超出当初计划下降3.9%的目标,保持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和势头。2011年至2015年间,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了21.8%,相当于少排放23.4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确定了“十三五”期间碳排放强度下降1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15%等一系列约束性指标。

近年来,中国逐步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制订“史上最严格”《环保法》,树立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着力改善突出的大气、江河污染等环境问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最新成果印证了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让海外专家赞叹。

中国政府对于未来生态环境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南非金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加斯·谢尔顿认为,信心决定行动,有理由相信中国设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数字和目标将会实现。

中国有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战略非常好”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埃肯格伦认为,中国在改变依靠煤炭和石油的能源结构,太阳能和风能的增加是一个好的迹象,有助于能源结构转变。交通运输领域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领域之一,中国在该领域正通过引进更多的替代燃料来调整。

韩国环境部国立环境科学院院长朴辰远说,“中国政府宣布投入超过1.7万亿人民币的资金开展土地整治,环保部门从全国抽调环境执法人员在京津冀等主要城市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这些举措都表明了中国对治理环境的坚定决心。”朴辰远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要求加大力度治理大气污染,不仅可以切实保障中国百姓的身体健康,还能福泽韩国等东北亚地区国家。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环境可持续发展专家李薇认为,中国在环境保护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水土污染防治、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等都反映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正逐步得到重视和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展现了中国政府提倡绿色发展的使命感,对指导生产方式,带动社会生活观念改变起到关键作用。”

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教师卢文什咖·切蒂认为,近年来,中国逐步加强环境治理工作的力度,减少煤炭、铝的消费和生产以缓解冬季大气污染,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加大对企业开展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这些举措表现出,中国正成为一个更加绿色环保的国家,也激励其它国家紧随其脚步。

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并将其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巴西瓦加斯基金会研究员埃万德罗·卡瓦略表示,中国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对环境承诺方面保持了政策的连贯性。这一点也得到埃及国家研究中心福阿德·法兹·哈桑教授的认同,“中国政府将建设好生态文明提升到顶层设计角度有效的保障了环保工作能够不断推进。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我非常赞成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机关(IGES)北京事务所所长小柳秀明认为,在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中国,不出台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就无法还原绿水青山,也不能有效制止环境的继续恶化。

日本瑞穗情报总研专家佐藤智彦表示,中国政府为解决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在2014年时隔25年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加强了对企业、事业单位污染环境的处罚措施。佐藤智彦指出,以北京、上海等为中心已逐渐引进了在线监控等监测环境污染的技术,并且将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征收“环境保护税”,对积极治理环境污染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措施,对于不积极治理的企业提高税率。“由此可见,中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将进入更有实质意义的行动阶段。

美国加州参议员斯考德·韦纳在接受采访时,对中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表示认可。他说,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时,一方面需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公众教育,提高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美国霍特国际商学院教授大卫·格林也对此表示认同。他说,对于环境问题,中国政府有所行动,且反应迅速。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行奖惩机制,必定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刘氏中国研究院中国环境分析与环境科学系高级讲师本杰明·巴拉特博士告诉本网记者,对环境保护系统的问责制度对于向公众、企业、地方、国家和国际政府展示立法的好处至关重要。若没有有力的影响,这样的声明可以被视为非实质性、空虚夸张的制度。设计这样一个系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也需要强大的问责制来识别“薄弱环节”,并快速回应并提高。

2016年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这是习近平向潘基文交存中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推动“绿色治理”彰显大国担当

共享同一片天、同住一个地球。

世界环境和气候的变化离不开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致力于国际的环保工作,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就实施涉及问题准备“中国方案”,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理念已成为全球共识。

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说,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虽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

巴黎协定》描绘的绿色低碳发展全球大势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选择相一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已批准加入50多项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多边公约和议定书,在推动全球气候谈判、促进新气候协议达成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努力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曾先后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笹川环境奖”、“绿色环境特别奖”、“全球环境领导奖”、“地球卫士奖”等授予中国环保等部门。

在2017年5月 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索尔海姆在演讲中引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描绘他心目中的理想图景。

中方将继续大力推进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目前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已经启动,正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和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中国南南合作团队已与27个国家开展合作,帮助这些国家提高适应和减缓能力、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

中国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中国绿色发展理念以考虑全球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为推动世界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提出生态文明是国家治理整体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绿色治理内容,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印度德里大学环境保护教授库马尔表示,中国方案与中国行动不仅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绿色治理和发展方面作出榜样,也为全球绿色治理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韩国气候变化行动研究所所长安秉玉表示,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体现出身为大国在地球环境问题上的责任和作用。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再生能源设备容量均为世界第一的国家,中国对气候变化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值得肯定。近年来中国的煤炭消费量持续减少,清洁能源的投资额也在不断增加。中国 “十三五规划”再次强调了要在2020年完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十分期待中国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领导作用,希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榜样。

中国在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彰显了其作为世界公民和领导者的责任感。”李薇表示,中国积极参与各项国际合作与对话,再生能源技术应用和生产领域在全球发挥了引领作用,包括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电动汽车电池以及智能电网技术等。随着中国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成本不断降低,为中国承担更多可再生能源领域领导责任提供了可负担的技术支持。

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副主席陈志豪认为,中国一直致力于国际的环保工作,对与环保有关的诸多协议、会议,中国很少回避。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面对着和西方国家相同的不公平的环保指标,更突显出中国的大国责任感,和面对减排工作上的魄力和承担。

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上做出了表率。”哈桑指出,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中国所展现出的领导力,整个国际社会都有目共睹。包括埃及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期待借助中国的宝贵经验,实现《巴黎协定》所规定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俄罗斯各民族友谊大学实用环保教研室主任哈乌斯托夫教授表示,“生态问题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政府在跨国污染监控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十八大以来,中国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硬指标,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保证。绿色发展举措正在全国落地生根。

习近平强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绿色治理”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世界赞誉,中国也终将成就世界眼中的“美丽风景”。

(常红 王欲然 贾文婷 刘畅 盛楚宜 夏雪 许永新 屈海齐 吴玉洁 韩莎莎 张洁娴 李玫忆 王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