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过境免签增值服务 把“路人”变“客人”
尽管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已在昨日顺利闭幕,参加今年市“两会”的委员和代表们依然在围绕着社会热点问题积极讨论,建言献策。针对“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设置增值服务,吸引中转路人变“游客”;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分类营销“成都游”……成都越来越开放的环境在吸引更多投资者和游客的同时,也吸引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的目光。无论是产业开放、市场开放还是合作开放,委员和代表们纷纷从细节入手,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亮点纷呈的建议。
过境免签增值服务 把“路人”变“客人”
从去年的9月1日起,成都口岸就对45个国家的人员实行了“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全国第四个、中西部第一个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的城市。可如何用好这个过境免签的政策,更好地服务城市的全面发展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来自民进界别的政协委员谭旸就在提案中特别提出:“要锁定主要客源地市场,重点针对已开通直航的城市精准营销;同时还要分析目标受众,一对一,点对点设计路线产品,把‘路人’变成‘客人’。”谭旸表示,对于本身已选择成都成为过境地的游客,就需要提供增值服务,让其过境之行有意外的惊喜,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还要利用在成都的特色资源吸引境外游客改变原定的中转线。“这也要求我们得为中转客提供系列方便快捷的各项服务,比如:简便快捷的机场海关手续;推行可以在成都吃住行购娱的‘成都旅游一卡通’;设置专用中转休息区、免费航站楼间摆渡、开通机场—景区—机场直通车等等便捷措施。此外,若能与北京、上海、广州联动进行捆绑式营销,跨区域合作,就像北京进成都出,共享客源,那么市场规模将更大。”
结合城市文化内涵 “成都游”需要分类营销
提起成都,不少人都会联想到大熊猫、武侯祠、杜甫草堂、宽窄巷子,还有各类琳琅满目的成都小吃……没错,这一张张成都的“名片”不仅是成都人的骄傲,也是外地游客对成都这座城市的最深刻记忆。“成都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创新性地推动城市旅游发展,就能在实现我市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旅游业的产业倍增,促进立城优城。”来自九三学社的张晓惠委员将目光对准了成都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议用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增加城市对外的吸引力。
休闲生活体验游、名人雅士寻踪游、三国遗迹寻访游、美食川菜品尝游、古蜀文明探秘游、大熊猫文化观光游、川西民俗风情游、西部时尚之都购物游……张晓惠一口气就罗列出一系列自己头脑“开发”的不同文化形式的旅游产品,“得加大对城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像这样深入挖掘城市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找到城市旅游营销的新思路才行。”她还建议,在加强文旅融合的同时,还得提升开放实力,以此来推动城市旅游的新格局,实现旅游产品国际化,“城市的综合环境、功能、服务体系等方面都得国际化,才能让成都的城市旅游更吸引人。”
打造国际创新平台 整合国内外知名企业
“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新材料、新能源的发展,信息产业、生物产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也日益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不断提高着全球产业结构的技术水平。”来自温江代表团的张玮代表认为,成都设立国际创新技术转移中心,将有利于推动成都现代服务业创新转型升级,助力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与传统产业的高科技化趋势将逐步成为全球产业结构的重要形态,而且将引领世界经济全面的智能化与知识化发展。
“我建议成都整合国内外知名企业,在高新区建立‘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服务基地’平台,广泛吸引来自全球国际企业和全球最新科技技术,通过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帮助本区域企业实现科技创新,与国际接轨。”张玮认为,如果成都以西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载体,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知名高新科技企业引入到成都,可以在成都本土为这些来自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和资本运作中心。成都通过为引入的国际知名高新企业提供标准的、现代化的办公和商务配套区域、技术研发中心和完善的周边生活配套设施,打造一个商业多元化的综合高新技术创新平台,将吸引更多国际知名企业来蓉投资和发展。
提高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 果农推“实地采摘”项目
市人大代表段丽丽是成都金满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近些年来,她的公司通过电子化平台与全市多家超市对接,逐渐改变了从前采摘农产品运送到批发市场这种单一的经营模式。她告诉记者,去年,公司的基地推出了水果实地采摘这一项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希望吃到更多健康的东西,我们的基地也面向市民开放,让大家来这里采摘最新鲜的果蔬,还可以在这里认养果树。”段丽丽说,随着市场的更加开放,公司的经营模式也更加多样化,形成了更加开放和多样化的农产品市场。“市委的‘五大兴市战略’中提出了要‘全域开放’,‘全域开放’包括了很多层面上的‘开放’。我是一名搞农业的代表,我也有一个建议,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全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交易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等功能;同时加快信息化建设,实施电子交易、电子结算等改造项目,建立更多的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这样就可以方便企业了解更多的信息,及时找到更多的出路,让市场更加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