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春灌工作圆满收官

08.06.2015  14:04

    今年以来,达州市坚持灌区渠道清淤排障和水利工程建设两手发力,切实加强灌溉用水管理和服务工作,采取各种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确保了今年的春灌用水工作正常开展和顺利完成。截至6月5日,全市已完成春灌保栽供水3.14亿立方米,257万亩稻田的大春栽插工作已圆满结束,为2015年粮食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疏通渠道 着力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走进大竹县高明乡土堡村,一片绿色映入眼帘,几乎所有稻田都栽上了绿油油的秧苗,各类大春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村多数农田还在为春灌用水发愁,今年好了,村里的渠道通畅了,田里早早地栽上了秧苗,现在都已转青了。”村民孙必明一边忙着田间管理,一边向笔者吐露心中的喜悦。
    土堡村位于同心桥水库灌区,土堡支渠从该村横穿而过。在过去,由于渠道淤塞、水毁、侵占等原因,拥有地利优势的土堡村村民却只能望渠兴叹,经常出现农田灌溉用水紧张问题。今年初,村委会把该村渠道清淤排障工作列为头等大事,争取县级财政支农资金2万元,并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组织受益农户投工投劳450个,完成全村14.5公里渠道清淤任务,修复水毁工程12处,确保了全村1200亩的农田灌溉。
    土堡村的变化得益于达州市大力开展的清淤排障惠民行动。今年来,该市把渠道清淤排障作为服务“三农”的一号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财政、水务、农业等多部门参与的清淤排障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做好全市冬春农田水利工程整治维修管护工作的通知》,把灌区渠道“卡脖子”疏通、“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和渠道清淤排障列为重点,纳入重点督查事项,每周一统计,每旬一检查,每月一通报。各县(市、区)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多方筹集年度农田水利岁修资金,切实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保障资金需求。县级水务部门及时组织人员编制了清淤排障及水毁工程修复方案,加强技术指导,强化质量监管。乡镇党委政府及时组织灌区受益群众大规模开展渠道清淤工作,为在春灌前全面完成清淤及水毁工程修复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去冬今春以来,各地共投入资金1639.9万元,发动群众投劳6.68万工日,修复水毁工程1063处,清淤灌区渠道1250公里。

大兴水利 全面恢复工程蓄水保水能力

    在抓好渠道清淤排障的同时,达州市以国家投资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充分挖掘水利工程潜力,全面恢复工程蓄水保水能力,着力改善农田灌溉条件。
    “三天无雨心发慌,一场大雨无处装”是宣汉县土主镇杏树村的真实写照。该村地势较高,水利设施建设薄弱,农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全村无水库等骨干工程,仅有的32口山坪塘多数存在坝体垮塌渗漏、放水设施堵塞等病害,蓄水能力大大下降,群众对水利建设愿望十分迫切。
    今年,杏树村通过竞争立项,成功入选宣汉县小农水15个项目村之一,并通过项目实施,在春灌前完成了12口山坪塘整治,整治渠道5.8公里,为全村两千多亩稻田用水提供了可靠保障。“现在好了,有国家项目扶持,全村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极大地提升了老百姓增产增收的信心。”该村支部书记乐呵呵地说道。
    杏树村仅是达州市大力实施小农水项目的一个缩影。通过全力争取,全市7个县(市、区)均被列为国家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并在今年春灌前全面完成了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据统计,该项目共计完成投资3.07亿元,其中中央资金0.95亿元、省级资金0.82亿元、市县配套0.79亿元、群众投资及投劳折资0.51亿元,新建渠道489公里,整治渠道226公里、山坪塘1051口、石河堰24处,改造泵站20处,新建蓄水池1316口,新增节水能力1787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6.38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13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376万公斤,新增经济作物产值4640万元。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