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初率队赴宜宾对传统村落和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进行立法调研
古镇、古村落、古民居和古树名木是历史文化遗存的特有形式之一,是乡村发展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一种珍贵历史记忆。如何通过立法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其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底蕴?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新初一行深入宜宾市翠屏区、叙州区、江安县等地,就传统村落和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进行立法调研。
走在翠屏区“万里长江第一古镇”李庄的街道,仿佛听到昔日的琅琅书声,千年古镇曾以柔弱而坚韧的力量,延续了民族在战乱中的文化之脉,东岳庙内当年同济工学院师生共种的桂圆树,现在依然枝繁叶茂。黄新初一行视察了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同济大学旧址、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李庄旧址、古巷席子巷等地的保护工作。他强调,李庄是抗战时期全国四大文化中心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要立法加大保护力度。
宜宾市叙州区李场镇,荔枝种植历史悠久,“春尽金沙古渡头,荔枝香欲满戎州”便是荔枝种植历史的真实写照。该镇大塔千年荔枝母本园现有荔枝古树17棵,其中3棵古树树龄已达516年,依然正常开花结果。“古树是否进行了编号、挂牌、普查、登记、注册?是否有保护经费?是否落实了林权?”在百年荔枝古树下,黄新初详细
询问古树名木管护情况,如何让责、权、利得到落实,当地干部群众有什么好的立法建议等等。黄新初殷殷寄语,要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发动各级力量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在普查基础上,健全完善档案,开展登记挂牌,针对树木的品种、树龄、历史意义等制定分级别的保护措施,严防严禁对古树名木的采伐、迁移,落实保护责任。通过立法确保古村镇、古民居、古树等得到更好的保护,有效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
宜宾市叙州区隆兴乡“世界樟海”,樟林成海,总面积达10000余亩,油樟文化天然独特,当地还引进初油加工项目和香料项目,建成了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园。黄新初对当地将油樟作为富民增收产业的做法表示肯定,并鼓励企业要进一步做好产业的精深加工环节,促进乡村振兴。
江安县夕佳山民居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有“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之称,粉墙黛瓦,雕梁画栋,建筑布局匠心独运。黄新初边走边看,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当地是否有专门立法保护、是否明确保护责任人等。宜宾市在古镇古村古民居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编制保护规划,成立保护机构,建立管理制度,提升了保护开发的层次和水平。黄新初勉励干部群众,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组织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强化工作指导督促,保护好古民居的原状原貌。
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省人大社会建设委主任委员郑树全,省人大城环资委主任委员梁伟华,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黄智刚,省人大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委员李江等陪同调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