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报告: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财富约为36.6万元

28.02.2021  23:11

  原标题:社科院报告:2019年中国居民人均财富约为36.6万元

  新京报讯(记者 侯润芳)2月26日,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一书显示,2019年,中国675.5万亿元的社会净财富中,居民部门财富为512.6万亿元,占比为76%,居民人均财富约为36.6万元。不过,从21世纪的前10年与后10年比较来看,居民财富占比下降了2.8个百分点,建议推进财富存量改革,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据《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一书介绍,中国社会总资产已经由2017年的接近1400万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1655.6万亿元。考虑到2019年的社会总负债达到980.1万亿元,则社会净财富为675.5万亿元,人均社会净财富约为48.2万元。其中居民部门财富为512.6万亿元,居民人均财富约为36.6万元。从2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中国财富规模大幅增长,充分反映出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GDP已经由2000年的10万亿元,攀升到2019年的接近100万亿元;而财富存量由2000年的不到39万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675.5万亿元。“2000年—2019年,中国名义GDP的复合年均增速为12.8%,社会净财富的复合年均增速为16.2%。财富增速快于名义GDP增速(更快于实际GDP增速)。由于GDP是流量指标,财富是存量指标,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经济的‘流量赶超’已经让位于‘存量赶超’。”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一书指出。

  为何中国近20年来社会净财富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据《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解释,中国社会净财富相对于GDP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贡献:较高的储蓄率和价值重估效应。“第一,较高的储蓄率直接对应较高的固定资本形成率,各部门的固定资本形成带来了非金融资产的每期增量。在每期的总产出中,消费占比相对较小,而投资占比相对较大,促进了中国财富总量的更快增长。第二,财富总量上涨的另一个因素是价值重估过程——土地增值、股票、房地产价格上涨等因素均促进了存量资产的市场价值上升。

  还值得注意的是,从财富分配角度看,2019年,中国675.5万亿元的社会净财富中,居民部门财富为512.6万亿元,占比为76%。从21世纪的前10年与后10年比较来看,居民财富占比下降了2.8个百分点。“与发达经济体迥异的财富分配结构既反映出当前中国非常明显的发展阶段特点,比如政府主导的经济赶超,也表现了中国经济的制度性特征,即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主导下的经济赶超客观上要求经济资源更多流向公共部门;而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权结构,这包括大量国有企业以及公有土地等,使得政府存量资产规模庞大。”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进而指出,需要推进财富存量改革,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第一,自然资源方面,要以建立产权制度为基础,实现资源有偿获得和使用。第二,国有经济方面,要完善退出机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第三,推出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第四,改革“科教文卫”,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新京报记者 侯润芳

责任编辑:刘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