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双支计划 说创新进取

26.06.2015  23:58
作者:宣传统战部 来源:宣传统战部

    
——双支计划各层次代表谈

   编者按: 得益于双支计划的持续实施和不断完善,川农大的学术氛围越来越浓,科研硕果越来越多,更有越来越多青年教师的科研创造力和活力被激发,让川农大成为年轻学者茁壮成长的一片沃土。

   李明洲:学会享受科研的乐趣

  做实验、看资料、给本科生上《生物统计学》、带研究生,李明洲的生活一如既往,忙碌而充实。或许,有些许不同的是,因为科研成绩突出,他在国内外学术界的知名度陡增,国际学术交流有所增加。

  2014年,他作为团长,组建的猪分子遗传育种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顺利入选了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资助计划。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不过,李明洲并不觉得压力山大,他依然深深沉浸在科研本身带来的乐趣中,并希望能传递这份热情,让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能真切体会到科研的乐趣。“在已有工作基础上,专注于猪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这一前沿科学领域,进一步开展和深入猪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和调控元件的育种价值评估工作,力争将分子育种的理论和技术具体应用到培育兼顾‘高瘦肉率、高生长性能和优良肉质’的新品种/品系育种实践中。”这是团队正在努力的方向。

  李明洲常说自己是学校近年来重视科研氛围的受益者。“学校整体科研大环境好了,出成果是自然的事。”所以,他对学校的双支计划是赞誉有佳:“双支计划的顶层设计决定了这是一个纯粹的人才和科研支持计划,让资助者能够享受科研。”作为一个崇尚兴趣主导科研的人,他觉得科研申报中的项目申请、中期考核、经费预算、项目审计等规定流程会浪费宝贵的时间精力。“而双支计划给了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在合理的小范围内任性做科研的机会。今晚想到的一个idea,我们不需要被任何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只要你有自信,你的团队支持你,明天就开始做了。只要按照科研经费管理的财务制度和流程办事,一切OK。没有结题的压力,没有各种各样的任务指标,没有漫长的准备、等待过程,这种感觉非常爽,这就是自由。即使最后失败了,可也痛快,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会极大加速个人和团队成长的速度。”(张俊贤)

   王际睿:双支计划对创新驱动的有力支持

  “双支计划的实施,是川农大在关键时期、攻坚阶段设立的重大发展计划,它为全校职工及学校依靠创新驱动加速发展指明了方向。”小麦研究所王际睿研究员对双支计划充满了感激。伴随着双支计划的完善与发展,王际睿作为第二层次入选者,获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绩,特别是近5年,作为双支计划魏育明团队的主要成员,切实体会到了团队的好处。

  为稳定地支持基础/应用科学的前沿研究,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群体,双支计划给予20-25个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研究团队资助,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学校对主持人及其团队整体学术绩效进行考评,而个人的业绩考核仅由团队主持人评估,这样更有利于用好双支计划提供的资助与良好的科研环境。在完成基本工作,又不用为职称评审担心,青年教师能心无旁骛地攀登科学高峰。”正是在双支团队资助的大力支持下,王际睿研究组在2009年-2015年期间开展了三项研究工作:种子休眠与穗发芽及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群体遗传及小麦多倍化过程中的基因进化、种子发育与萌发的生物学调控。近5年,通过发表的15篇论文,总结了控制小麦穗发芽与延缓品质劣化的关键目标区段;穗发芽抗性与特定基因遗传变异的相关关系;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对穗发芽抗性程度的影响。同时,基于自己开发的数据对小麦组织特异转录因子进行分析,发掘决定种子发育与萌发的关键因子,并开展部分基因功能验证工作。

  基于以上良好的基础,王际睿成功获得2014年度国家973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资助,开展种子发育与萌发的重大基础研究工作。(杨希)

   冯斌:一项好制度将造福一代甚至几代人

  “我时常想,学校给了极好的平台,如何做才能不辜负大家?我所在团队负责人吴德教授常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要有紧迫感。’唯有增强紧迫感,努力、用心工作,做好短期和长期研究计划,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方能做出好成绩。”动物营养研究所31岁的冯斌说。

  今年1月通过人才引进到校工作的冯斌,此次入选第三层次。他在接受面试时曾谈到:“来四川农业大学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川农大对自己的吸引力,包括川农完善的科研平台和良好的学术氛围。”那时,他对川农大的了解主要是来源于学校网站和一些老师的讲述。半年多后,他对学校的科研政策和科研环境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他说“川农大,我爱上您了!”

  学校于2009年启动双支计划,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新版的《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对科研人员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持续激励效应。首先是在人才引进方面,在大量留学人员踊跃回国的大环境下,学校抓住机遇推出了“按不同层次进行科研资助”且资助力度非常大,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到校从事科研和教学。经过层层审核,与冯斌同一批申请引进人才的面试者达18人。学校为高端人才提供了一笔科研启动资金,为立刻开展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以冯斌为例,学校为其提供的科研启动经费,完全可以满足一个微型实验室的组建和短期的实验运作,很多同水平的大学对同层次的引进人员的资助经费仅为我校1/5,甚至更少,我校对引进人员的科研政策具有绝对优势。同时,《双支计划》最重核心的内容是对全校所有教师过去3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继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相应经费资助。这一惠及全体老师的制度,既让老师们的科研经费得到持续补充,也将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调动起来,无疑是一个良性循环。

  冯斌认为,双支计划对团队建设也发挥着重要用作。“团队”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平台:第一、一个研究团队集合了研究领域内各个层次的研究者,组员之间相互交流,集思广益,有利于启发新思路和新观点;第二、团队通过资源整合,提高了实验仪器的使用效率,避免了重复购买大型仪器,同时解决了年轻老师缺乏高精仪器的难题;第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往往对研究方向把控不准,如果独自开展科研易走弯路,浪费很多时间,而团队负责人和团队其他成员的多年积累,必然对本方向的研究有独到见解,在选题和立项上对年轻老师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位好领导会带出一个好团队;一项好制度将造福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冯斌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以双支计划等一系列科研政策为支撑,经过全体老师共同努力,几年之后,川农大定会更加硕果累累、光彩夺目。(李劲雨)

   何军:双支计划有利于探索性前沿性研究开展

  “可以说如果没有双支计划,也许就没有我后续的一系列成绩。”本次入选双支计划的动物营养研究所何军研究员,即将迎来他的35岁生日。这次入选第四层次,对他而言是一份相当不错的礼物。

  他不仅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获得者、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者,也是我校7名四川省“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中最年轻的一位,同时还是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二级课题主持人中为数不多的“80后”。

  2005年到川农工作至今,何军说自己见证了川农近十年的发展轨迹,而他也在这里得到了快速成长。2009年博士毕业,恰逢双支计划启动,他幸运地入选双支计划第七层次。“所获得的资助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启动经费,可以探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同时也为后续项目的成功申报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基础。”

  2011年,他结束在瑞典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科研工作返校,开始大展拳脚。此后几年里,在学校的支持下他先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霍英东基金等项目资助,2013年入选四川省千人计划、2014年入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他主持的“高酶活基因重组木聚糖酶的开发与应用”项目,成果经省科技厅组织权威同行专家鉴定为“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整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他也从双支计划人才层次的第七层次、第五层次一步步迈进了第四层次。

  及时雨、兴奋剂、诱导剂和催化剂——何军形象地把双支计划做了比喻。在他看来,“双支计划是多数青年教师的启动基金或第一笔自主支配的研究经费,能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性,教师可以不受‘任务书’的限制,有利于探索性、前沿性研究的开展。”

  有了双支计划免除后顾之忧,对何军来说,“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政策和平台,争取在基础研究和探索性研究上取得突破”是他现在唯一要做的。(杨雯)

   蔡易:是压力也是动力

  “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获得了许多科研项目的申报机会。感谢学校对我们科研工作的支持,使像我这样初出茅庐的新人在进校后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迅速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从事植物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蔡易,以拔尖人才身份来校工作刚一年,已经感受到了学校浓厚的科研氛围,这让他对未来的科研工作充满信心。

  2010年10月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后,蔡易相继在香港中文大学和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他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一篇科研成果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影响因子达到12.926。目前,以他为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发表的SCI收录文章累计影响因子达48。2014年结束博士后工作后,他同时接到了国内几所高校的邀请。更为看重学校氛围和对科研支持力度的他,最终放弃了上海一所高校而选择加盟我校成立不久的生命科学院。

  作为新进教师,一年多来,蔡易深刻感受到了学校对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和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科研启动经费迅速到位,相关仪器设备及时配备……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到校不久他就有了科研助手,并很快组建起了自己的科研团队。此外,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他还获得了许多科研项目的申报机会,如霍英东青年基金、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资助、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其中省创新团队的申报让他印象深刻,要不是接到学校科管处的电话通知,正在外开会的他险些错过了申报机会。

  “做基础研究要拿大课题非常有难度,不可能年年都拿到。学校的双支计划的经费支持力度大,对正处于初创期的科研者和团队来说是课题申报之外一个很好的补充。”“由于双支计划采取的是每年一报、差额评审、滚动支持的方式。此次入选双支计划第四层次对我们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蔡易说,第四层次属于双支计划的“中游”,今后会全力投入科研,在以后的申报评选中力争进入“上游”。

  对于未来的研究工作蔡易已经有所打算。“我个人的研究主要在植物方面,要在川农大落地生根,今后的研究方向会向农作物方面靠近。”“作为团队主持人,完成组建双支团队后,会尽力取长补短,整合团队力量,充分发挥团体优势,带领团队不断往前走。”(杨雯)

   冯朝辉:双支计划赋予我们使命感和责任感

  “双支计划是我们学校的一个鼓励全校教师勇于科研、努力争先的激励机制,是衡量我们科研、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第五层次代表、食品学院青年教师冯朝辉说,“作为80后的教师代表,我也深深地感到学校赋予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14年12月,拿到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中心博士学位后,冯朝辉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来到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工作。促使她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想要回到母校任教。她在研究生阶段就读于我校动物遗传与繁殖专业。

  “对于新的使命,也让我们非常地激动,但是更多的是赋予我们责任以及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曾经的川农学子,川农赋予了我能够在国外出国留学的机会。因此,现在是我学成以后以实际行动报答母校的时候。”冯朝辉说,“在国外读博期间,每天也就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做科研发文章毕业。目前,换了新的角色了,让我开始有点无从下手,找不到目标感,而双支计划能够让我很好的树立目标,找到自己的优势以及可以努力的方向。”

  “双支计划,对于普通年轻老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资金来源。除了每年的自然科学基金外,双支计划的经费是普通年轻老师科研的重要支柱,它为后期年轻老师能够更好地开展科研是一个重要的保障。”冯朝辉非常感谢学校对于老师们科研以及成果的肯定。

  来校工作不久,冯朝辉成功申请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科研项目。她把主要研究方向锁定为肉制品加工及后期贮藏领域,包括真空冷却对大块火腿肉对其理化指标的影响、品质鉴定浸没式真空冷却香肠对其微生物生长影响以及生长曲线动态模拟以及货架期预估、对浸没式真空冷却工艺优化等发面的研究,全力投入食品科学研究工作。(张喆)

   孙歆:双支计划助我科研顺利起步

  “谈到双支计划,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科研工作起步阶段,这项措施对我的意义。”第六层次代表、农学院青年教师孙歆很有感触。

  2008年,从四川大学植物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孙歆来到我校工作。面对陌生的一切,最让他头疼的是,虽然自己对科研工作已经有了规划,但是一直苦于没有经费来实施。幸运的是,2009年4月,学校正式启动实施双支计划。孙歆获得了博士专项资助,拿到了18000元科研经费。困扰他的难题很快得以迎刃而解,他的科研工作得以顺利起步。

  正是基于双支计划的资助,有了研究基础,2010年孙歆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项目“逆境下作物质体末端氧化酶表达与功能的研究”。更让他感触很深的是,双支计划对他科研工作的持续支持。由于有了顺利的开端,孙歆接着又获得了层次资助和后补资助,后来还加入了“带状复合种植理论与技术”研究团队,继续获得双支计划的资助。这些资助对他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也对他2013年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光对大豆质体末端氧化酶表达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为科研工作有了持续进展,孙歆陆续当选四川省植物学会和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的理事,以及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这些都与双支计划的资助是分不开的。”孙歆说,现在学校对双支计划的实施管理越来越完善,并且和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制度紧密联系,让自己也有越来越大的动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来校工作的这几年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双支计划对于年轻教师的重要意义,所以十分感谢双支计划对我科研工作的资助。我相信,在双支计划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下,学校科学研究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张喆)

   邓欧平:脚踏实地 不负机遇

  “得益于双支计划的支持,去年一年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了许多新的进展。”连续两年入选双支计划第七层次的邓欧平感触颇深。

  在拿到去年的双支计划项目资助后,邓欧平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工作当中。一年来,除了继续进行中德国际合作项目“长江上游水与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利用联合研究”等已参与的项目研究外,还新参与了四川省科技厅项目“四川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关键技术应用与推广”,获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申报2项发明专利(公示中),发表两篇CSCD论文——《菌废料还田对土壤有效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和《2003年-2011年四川省各市(州)农业水足迹时空变化与驱动力研究》。

  “没有双支计划,也就没有这些成果。”在谈及取得这些成果的过程时,邓欧平再次对双支计划大加赞赏。她所研究的领域不仅需要充足的实验材料来进行大量的室内实验,还经常需要到各个地方去进行室外采样,无论室内室外,都需要经费的支撑,而双支计划正好帮她解决了燃眉之急,成为她开展实验的强力后盾。“双支计划给青年老师们最大的帮助就是提供了一笔可以由自己灵活开支的实验经费,让我们在工作中根据自己实际的需要来规划使用,将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免除了后顾之忧,让老师们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双支计划不仅为邓欧平开展实验保驾护航,更是在意识层面让她意识到不能辜负学校藉由双支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所营造的良好科研环境。在每一天的工作当中,都要脚踏实地,与团队节奏保持一致,与团队融为一体。结合现有方向,考虑国家、社会的需求,与时代前沿科技相结合来开展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要将科研成果反馈到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潜力,一路秉承着川农人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精神,创造出更多有意义的科研成果,带出更多的优秀学子,方能不辜负这良好的科研春风。(龙泓宇)

   臧敦刚:双支计划是一双翅膀

  “双支计划是我选择川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青年教师最头疼的就是科研经费问题,它是青年教师科研起步的双翼,把青年教师们从最头疼的经费问题中解放了出来,助力年轻教师在自己的科研领域上不断前进。”双支计划第八层次入选代表、年仅29岁的臧敦刚回忆,正是受双支计划和川农浓厚科研氛围的吸引,自己才毅然选择了川农。

  在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博士期间,臧敦刚主要从事大人民币金融的研究工作,他的论文多次发表在EI、《宏观经济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其中,他的科研成果“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更是经由四川省企业文化学会推荐入围“四川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受聘于我校经济学院金融系后,他逐步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农村金融方向。 回忆进校一年来的转型过渡期,他感慨万千:“如果不是双支计划,估计我连做科研的信心都没有了。”刚进校的时候,如何将自己原有的研究与农村结合,在新的团队、新的领域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了他转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科研方向的转变让他一度失去了做科研的感觉,他所撰写的论文无论修改多少次都被各大期刊一一拒绝,“读博的时候都发了那么多文章,怎么一工作就一篇也发不出去了”?接连的投稿被拒让他信心丧失殆尽,甚至都开始怀疑自身的能力。而正是他最低谷的时候,入选双支计划的消息传到了他耳边,这让他大受鼓舞,“一下子又有信心了!”藉由双支计划支持,他重整旗鼓,再次向各大期刊发起冲击,终于,他的论文陆续被《农业技术经济》、EI等收录使用,个人的研究方向也逐渐明朗。

  “将个人的科研规划融入到双支计划的体系中,与团队一起,向着更高层次的科研目标前进。”尽管现在入选的是第八层次,但臧敦刚已然对为未来科研工作做好了规划,除了继续跟进已撰写完毕的论文和专著的发表工作外,他将以“农业产业价值链的金融支持”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两个重点研究方向,与团队一起继续深入对农村金融领域的研究。“双支计划不仅是对个人的资助,更是学科建设的‘助推器’,从个人出发,通过鼓励个人在其科研领域不断勇攀高峰,继而为其所在的学科、团队的建设添砖加瓦。”臧敦刚说。(龙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