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草保畜助高原牧民脱贫

01.11.2015  11:58

  缺草,让牧民增收变得十分困难

  长期以来,牧区扶贫一直是扶贫开发的难点。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生产方式契合了草原营养物质存在的特点。但为保持迁徙自由,牧民只能将除牲畜以外的财产积累降到最低。草原四季产草不平衡、灾害年际周期不确定,使得牧民必须通过加大畜群以备不测。牧民的个体理性加剧了整体的草畜矛盾,畜越多草越少,生产效率日下、灾害周而复始。

  西藏草原地处高原,气候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草原承载能力很低。平均载畜量约为30亩一个绵羊单位,全区10多亿亩可利用草原理论上只能养3000多万绵羊单位的牲畜,而实有的牲畜已经超过约24%。这样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缺口,造成了普遍的动物营养不良。中国农大牛肉研究中心曾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斯布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牦牛一年内的体重变化幅度很大,平均日增重仅86.8克。而且畜群中大龄牲畜多、公畜多、幼畜成畜死亡多,牧业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西藏基本没有刈草场,牧民储草很少,一遇灾害,就会遭受巨大挫折,甚至破产。但是近年来,由于畜产品连年涨价、采挖虫草弥补收入缺口、国家生态奖励补偿等转移性收入,以及牧区未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牧区的贫困问题。但生活十分简单、生计十分脆弱、增收十分困难仍然是牧区贫困的突出特点。

  调草扶贫,激活了藏区牧业

  在西藏牧区,解决饲草的努力从未间断。从推行草原承包责任制、人工种草、羊圈种草、封山育草,到农区、甚至温室种草,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因缺少种草和放牧活动的利益连接机制,牧民经营土地的能力又有限,能够持续、有规模发挥效益的项目还不多,巨大的营养物质缺口仍像大山一样横亘在牧区扶贫的路上。牧区扶贫一定程度上落入了扶贫不脱贫的怪圈。

  调草扶贫的探索始于2008年。当年,出于开展牦牛育肥和让种草农民有收入的考虑,扶贫项目搭桥让斯布村的牦牛育肥项目购入了日喀则市曲美乡农民种植的20万斤燕麦草。同时,中国农大肉牛研究中心针对牦牛栓饲育肥开发了专用压缩营养饲草料。乡村干部群众把原集约使用的饲草分散到春季牧场,取得了调草保畜、少死多活的经验,促进了大龄公畜出栏。种草农民收到了现金,积极性提高,种草成为曲美乡农民坚持至今的产业增收行动。由农大和斯布牦牛协会共同实施的育肥项目不仅证实了牦牛栓饲的可行性,而且取得了平均日增重604克的成果。

  调草扶贫的探索继续深化,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目前,以80%玉米秸秆为主体、20%谷物饲料为添加的高密包饲料每斤成本降到0.5元,铁路运输费用控制在每斤0.5元,每斤草料由河北调到拉萨的成本可控制在一元以内。在率先实施调草保畜的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斯布村,公牦牛出栏年龄已降到了8岁,产生的效果是:每减少一头大龄公牦牛,就可省出近百亩草场,使存栏的母牛繁殖率更高、小牛体质更壮。

  项目扩大,追求牧业和生态双效益

  现在,调草成了西藏畜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亮点。扶贫调草保畜项目不断扩大。先是那曲地区的聂荣、班戈、申扎、比如等县,后是日喀则地区的萨嘎、仲巴县和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纷纷加入调草的行列。牧区功能更多转向生态屏障,肉奶基地的作用已逐渐淡化。国家在牧区实施生态奖励补偿,就是要让牧区的人、草、畜三方关系更和谐,逐步恢复草地的自然状态。展望未来,启动更高层次的调草保畜行动,帮助牧民稳定生计、提高效率、缓解生态压力,应是牧区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选项。有关政府部门、科技工作者和牧民都可参与其中,或划区轮牧、或定居舍饲、或开发特色产品、或培育优良畜种,牧区扶贫一定能够走上减量增效、可持续发展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