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渐进延迟退休意在谋求共识
决定不仅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而且对这一任务的要求是“研究”制定。渐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革需要更广泛的共识。
本报特约评论员陈秋霖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是党的重要文件第一次明确提及延迟退休年龄。退休政策涉及老中青每一代人,要不要延迟,什么时候延迟,自然引起热议。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年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人,一是钱。钱是指养老金缺口,人是指劳动力缺口。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些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和担心的问题。
从很多研究来看,钱不是关键问题。虽然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巨大,2011年已经超过2.2万亿,但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仍然大于支出,至少当期支付不存在问题。而且,三中全会决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也将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去养老金余额中很大部分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自我平衡能力差的问题。
人的问题也不是靠延迟退休就能解决。虽然中国劳动力总人口从2013年开始从峰值下降,将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但是延迟退休,一方面对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力没有影响,因为他们没有正规的退休;另一方面,也可能减少原来通过退休让出来的工作岗位,影响年轻人就业。而且现在的老年劳动力教育水平普遍不如年轻劳动力,延长只会让相当一部分老人进入既找不到好工作又没有养老金的困境。因此,真正解决劳动力问题,还得依靠提高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水平等长期策略。
这样看来,延迟退休年龄,并不是针对当前的突出问题,也不能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人们开始工作的年龄在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预期寿命也在提高,如果退休年龄不变,就是工作年限在下降,而需要被抚养和赡养的年限在增加,代际公平挑战很大。所以,长期而言,延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但显然,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西方国家,延迟退休年龄,历来是重要的政治议题和难题。无论钱的问题和人的问题是否存在,这个改革必然会影响不同代际人群的利益。犹记得,前几年相关部门只是提出要研究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就引起轩然大波。在中国正式就业和非正式就业势均力敌,退休制度多轨并行的就业制度下,不同人群利益变动所导致的社会矛盾会更大。延迟退休年龄,需要很大的政治魄力,更需要广泛的社会共识。
从解决利益矛盾角度推测,推行这一政策不会很顺利,从三中全会决定的提法看,这一政策也不会很快推出。决定不仅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而且对这一任务的要求是“研究”制定。
所以,不仅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是渐进式的,政策的推出也是渐进式的。渐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革需要更广泛的共识,而提出研究,开展讨论,本身就是在谋求共识,为政策创造条件。回头看看,今日之争议,是不是比两三年前的争议更理性?这也正是不断谋求共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