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华获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
把“老解”留在气候谈判桌上是北京的明智之举
北京最近做出了一个及时而明智的决定:将刚刚卸任的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任命为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如此决定是因为他对那些难对付的如美国的托德·斯特恩(Todd Stern)等别国气候谈判对手了如指掌,同时他也清楚地知道在12月份举行的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上他们都将如何出牌。
解振华(65岁,环保圈内都尊称他“老解”),这位多年担任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的正部级干部,在“退休”不到两月后,于上周会见了瑞典气候代表团和联合国高级官员,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这一新身份重回公众视野。
解振华今年2月卸任发改委副主任,现在将与他的继任者、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一起工作负责气候变化事务,直到巴黎气候大会结束。
作为“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和张勇于4月9日在北京会见了联合国副秘书长杨·艾里亚森(Jan Eliasson)。同时,他也于上周会见了瑞典副首相兼气候和环境大臣艾萨·罗姆松一行。
一般来说,中国的正部级干部退休年龄为65岁,但在政府部门卸任后,最高领导层可能安排他们继续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担任要职。在解振华卸任发改委副主任后,他被补选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并担任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退休”数周再次回到国家事务最前线,这不仅能够看出国家领导层对于这位“直接、温和而又强硬”的谈判者能力的尊重,同时也说明了高层对他在今年巴黎气候大会上的表现给予厚望,因为巴黎谈判将设定2020-2030全球减排目标。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解振华在留校工作一段时间后便开始了他的环保事业。1998年,当朱镕基开始担任总理,他也成为了最年轻的部长,担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
他于2006年履职国家发改委,也正是从那时起,他见证了中国气候政策的巨大改变。例如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内设定了强制性的节能减排目标,而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其实并不需要这样的法定国际义务。
另外,中国还专门设立了应对气候变化部门,同时加大“生态文明”和“绿色化”等理念的宣传,让更多的公民意识到过度依赖能源消耗发展所带来的代价。
解振华已将中国这些环保理念带到了全球气候谈判桌上,正如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解振华和他的同事不遗余力地想要与国际社会达成有成效的文本,但外国媒体却指责中国“破坏谈判”。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大气候外交的力度。2013年华沙气候大会上,代表团甚至对中国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立场做出了让步。从华沙气候大会之后,中国一直持“我想要”的立场,称中国承诺减轻碳排放是出于自我责任感,而非迫于西方压力。
对于促成中美这两个世界最大碳排放体合作组成气候变化工作组,解振华也是功不可没。2014年11月,中美双方达成历史性共识,签署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根据该声明,中方承诺2030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赞扬。
由于其对于环境保护的突出贡献,解振华曾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最高奖“联合国环境署世川环境奖”、全球环境基金“全球环境领导奖”以及世界银行“绿色环境特别奖”。而这也说明了他有能力在今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上做出积极贡献。
对于中国来说,国际气候大会谈判的重要性毫不逊色于国际贸易和金融这样的话题。在国家主席习近平或总理李克强有望参加的巴黎大会上,如果国际社会达成妥协和共识,签署协议,那么解振华足可以骄傲地说,他的环保生涯和政治生涯是同样成功的。
(本文是中国日报欧盟分社首席记者付敬于4月14日在《中国日报》上发表的专栏文章,中文翻译为欧盟分社实习记者郜爽。)
编辑:SN064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