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本报评论员
扎实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理清工作思路,明确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好“四风”突出问题,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基层党政部门和党员干部日常工作中联系群众更紧密、更直接,服务群众更靠前、更贴近,是上级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者、执行者,被形象地比喻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党政部门和党员干部作风的好坏,群众感触更直接、反映更强烈,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否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要抓好“四风”问题专项整治。近年来,我省经历了特殊严峻考验,各级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无私奉献,树立了良好的整体形象。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期间,许多基层单位不等不靠、先行先改,“四风”问题已有明显改观。但也要清醒看到,作风方面的问题由来已久,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四风”问题在一些基层单位和党员干部身上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要下猛药、出重拳,一项一项整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单位性质不同,工作内容不同,服务对象不同,具体在“四风”上的表现也可能不一样。解决“四风”问题,既要破解共性难题,也不能大而化之搞一刀切、一锅煮。各市(州)、县(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重点解决政绩观不正确,不敢担当,好大喜功、虚报浮夸,疏远群众、脱离基层、漠视民生等问题。市(州)、县(市、区)机关及直属单位,要重点解决庸懒散拖、推诿扯皮、作风漂浮,工作不落实、服务不主动等问题。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要重点解决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执法态度和服务态度生硬,滥用职权,搞权力徇私、利益输送、借权营生,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等问题。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重点解决“机关化”现象严重,不关心群众冷暖,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等问题。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则重点解决软弱无力,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办事不公等问题。
要强化活动载体,注重引导激励。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是我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项重大举措,务必把这一活动贯穿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始终。
各地区各部门要在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中察民情、听民意,抓整改、转作风,抓基层、打基础,使活动开展的过程真正成为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过程。
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要通过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扎扎实实解决“四风”问题,努力让广大群众看到新气象、新面貌、新作风,以实实在在的作风建设新成效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