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大人·三八女神志】张霜:葆师者初心 创社会价值

04.03.2019  03:53

张霜,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四川省科技专家库专家、四川省社会科学评审入库专家、高级咨询师、绵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作为负责人和主研人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项、国家经贸委软科学课题1项、省部级5项、地市级研究项目5项和横向项目3项;出版著作3部,编写教材2部,发表论文40余篇。     

师者仁心

为人师者,须有仁爱之心。每一年都会有新面孔出现,他们是稚气未脱的大一本科生,是干练的学术研究生、是职场老手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他们在求学期间,常会有各种困惑和烦恼,有的对自己认知不够,有的对社会抱有消极和片面的看法,而张霜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曾有一个男生,在经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心做勤工助学,每一次教室卫生做得很认真,大冬天都会干得汗流浃背,但是话语很少、比较沉默,这引起了张霜的注意。她主动找辅导员了解情况,当知道这个男生家庭情况时,心情沉重起来。这位男生家有姐弟三人,在他初中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不忍贫困、改嫁省外另组家庭,留下他们姐弟仨,叔伯无奈勉强收留,才得以继续读书考上西南科大会计本科。家境极度贫困和母亲的抛弃,让男生内心非常悲凉,除了学习,几乎不与同学交流。张霜思考着怎样不伤害他自尊的同时,让他在无意间感受到温暖,不留痕迹。

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心常组织讲座、学生活动或沙龙,每次活动总会叫上勤工助学的同学做后勤工作,一来可以与MBA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拓展视野、增加就业的机会,二来可以获得一定报酬。就是在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帮助下,这个男生顺利毕业进入成都的一家国有大型企业——中铁二局工作。

潜心授业解惑

张霜承担了《管理学原理》《项目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如何能在有限的课程中让学生们领悟到更多的真谛?她通过课堂讲解、案例讨论、企业调研、学术沙龙等方式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她也经常邀请绵阳本地企业人员与学生对话交流,聆听智者诤言,在观点碰撞中启发学生对商业伦理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张霜还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和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创业大赛、案例大赛、GMC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创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2009年《管理学原理》课程成功获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建设,2013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每年有不少于10000人的网络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

张霜作为60余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导师,常带领学生一起塑造团队精神,提倡“互相欣赏、互不拆台、同心同德、互相帮助”的氛围,打造分享型、创新型团队,培养学生脚踏实地、辛勤耕耘的好习惯和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她带领的学生都吃得进苦、扎得进去、全力投入、不断创新,大胆追求自己的梦想,回馈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由于在校期间训练有效,能力提升较快,学生得到中国银行、上海银行、保监会、金发科技、世纪证券等单位的青睐,就业层次高、薪资待遇良好,绝大多数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强、职业发展空间大,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如2011级学生何顺尧,现任绵阳华瑞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在工作中低调勤恳,在生活中热心助人。更为可贵的是,学生们不忘母校培养,常怀感恩之心,毕业后仍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各项活动,放下繁忙的工作,回校无偿为普研、本科同学举办讲座,为MBA联合会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扎根MBA,提升品牌影响力

西南科大2008年开始申报MBA授权点,经过精心的准备,最终于2009年6月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办的批准,正式成为MBA培养院校,这对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而言有着重大的意义。

当时,川内已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五所高校运作了MBA项目,其中四所是“985”“211”高校,这些高校与西南科大相比,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且都地处省会城市成都,这对于新获得MBA培养资格、地处三线城市的西南科大形成巨大的压力。如何闯出一条生路,并快速建立起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成为摆在新任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张霜面前的难题。

为了提高MBA师资水平,学校决定采用“走出去”与“引进来”并行的策略。“走出去”,是让一些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专门针对一门课程跟班学习;“引进来”,指外聘国内高水平的教师来校进行示范讲学,使更多的老师了解MBA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张霜采用电话、邮件、QQ、微信和书面材料等方式多次向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清华大学MBA教育中心领导进行诚恳汇报和沟通,最终促成了西南科大MBA教师到清华大学进修事宜。2010年3月,学校三位上《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管理沟通》的教师顺利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了一学期的跟班学习。同年9月,又有两位教师被派往清华大学进修《财务管理》《管理经济学》核心课。同时,清华大学的一些知名教师也在教指委以及清华大学领导们的协调之下,陆续来到学院开坛讲学,清华大学老师高水平的授课让学校老师耳目一新,两校的老师之间交流愈加频繁。

2010年9月,学校MBA成功招收了73名学员,最初的难关总算是度过了。之后,学校继续送派MBA教师269人次参加全国MBA教指委、知名高校举办的各类培训,邀请企业家10人共24人次进入《战略管理》《投融资管理》《资本运作》《客户关系管理》《组织行为学》《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课堂讲学。经过多年历练,老师们逐渐成长起来,学校已经打造出MBA品牌教师,如学院案例团队何波、张宏亮等教师在中欧商学院、中山大学、华东理工等高校做案例建设学术报告12次,在全国案例学术年会做主题报告11次,受众人数近4000人。

探寻教学特色路

2011年伊始,学校意识到案例对于MBA教育的重要作用,开始探索以案例开发来打造项目特色。张霜积极联络中国管理案例中心,希望在这方面能给学校更多的指导。

2013年8月,中国管理案例中心联盟秘书长朱方伟教授受邀来访。朱教授一直关注西部管理案例的建设与发展,对西南科大这几年在案例上的工作也比较了解。张霜利用这个机会当面向他请教MBA特色问题,朱教授指出一定要在学院内支持3-5个案例开发团队,给予长期的大力支持,并结合西部企业的管理情境来开发案例,假以时日,西南科大一定会在西部院校中脱颖而出。朱教授的一番话使张霜豁然开朗,可以说,正是这次的沟通为学校MBA项目特色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案例开发与建设的水平逐步提升,成绩逐渐显现,开发的案例突出了西南地区特色,浓缩西南地区企业的管理智慧,在课堂上深受MBA学员及授课教师的喜爱。在2017年全国MBA培养院校管理学院院长联席会议上,原教育部副部长、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管理科学部主任、MBA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启迪点名表扬了西南科技大学在西部高校案例建设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截至2018年8月,西南科技大学先后有40余篇案例进入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清华大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案例库,其中13篇(含合作1篇)原创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教育部首批视频案例立项1项(全国共13项,云贵川地区唯一高校)并获评“优秀”, 案例成果在四川MBA院校中排名第1、全国240余所MBA培养院校中排名前40位,形成了以“”促教,以“”促学的项目特色。

西南科大MBA项目自开办以来累计招收MBA研究生681人(其中留学生24人),各类培训班学生800余人。通过不定期举办科技城管理论坛等活动,搭建与政府、企业、兄弟院校的平台,整合资源,提升学生的能力,社会影响力逐步增强,学校美誉度不断提升,在MBA专项评估中,学校在第八批56所院校中排名第八、在第八批和第九批109所院校中排名第九。(郭鸿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