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解读:住新居免学费 农牧民生活好实惠
——2015年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解读(上)
3月24日,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川主寺镇第一小学食堂,小学生排队领取午餐。
松潘县把国家财政补助的营养午餐和寄宿制学生补助转化为“食堂集中供餐”模式,学生每天中午可以吃上两荤一素一汤和一个水果,全县6270名学生吃上了可口的午餐。本报记者 李向雨 摄
1
藏区新居建设计划
多渠道筹资,保证农户住新居
【数字】
●2015年藏区新居建设计划预计投入资金9.25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资金1.12亿元,省级安排2.87亿元,农户自筹5.26亿元。
●2015年藏区新居建设计划完成藏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困难农户新居建设13155户、贫困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353个。
【现场】
“住这样的新房,踏实!
“房子还是要现在这种钢筋混凝土的,原来石木结构真的不得行。”一连串建筑用语,从阿坝州黑水县色尔古乡五里村村民罗尔基木口中蹦出来。
罗尔基木的建筑知识,几乎是拿命换来的。2008年汶川地震,家里石木结构的老屋像积木一样垮掉,吓傻了正给玉米地除草的罗尔基木——如果在家里,早没命了。
可灾后重建时,罗尔基木花5万元,就地取材,仍然照原样修起一栋石木结构房屋,原因很简单——要修抗震房屋实在太贵,“说不担心地震是假的,但有啥办法呢?”
改变,始于去年。在政府统一规划和打造下,罗尔基木和全村约150户村民,从山区搬到了平地新建村落,“全部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房子!”罗尔基木反复强调,“住在这样的新房里,踏实!”
除了房屋更坚固,新居周围还建起了小学,彻底结束了孩子们上学走一个半小时山路的历史。如今,罗尔基木没事就爱到原本隔着一匹山的侄儿家晒太阳、冲壳子(聊天),“日子越过越舒服。”
【解读】
严重影响新居建设进度和质量将被追责
如何保证藏区新居建设计划落地生根?记者采访了该计划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唐利民。
记者:藏区新居建设计划中的建房对象,是如何确定的?
唐利民: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藏区新居建设实施规划(2013-2015年)的通知》要求,2015年我省藏区新居建设任务为13155户。
具体对象的确定,由三州相关部门指导各县结合实际,按照“符合条件的家庭申请,村委会评议、公示,乡镇政府鉴定、审核,县相关部门联审”的原则,将今年藏区新居建设任务细化到户。
记者:如何保障藏区新居建设计划所需资金?
唐利民:藏区新居建设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新居建设统一按2万元/户补助标准到户。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政府整合现有渠道资金为主。
政府相关资金将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按规定标准,直接将资金补助到户,严禁各地截留、挤占、挪用或变相使用。同时结合藏区实际,各地将完善信贷、土地等各项配套优惠政策,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多种措施,帮助特别困难农户筹集建房资金缺口。
记者:藏区新居建设计划工程量浩大,如何确保质量?
唐利民:州县是藏区新居建设计划的工作主体、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共同推进计划任务落实到位。省直相关部门将组成联合工作组,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规划实施情况,综合评价各县执行政策、资金落实与使用、组织管理、工程质量与建设进度等情况,公布检查结果。同时藏区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将加强督查督办,做到全程监控,对严重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的,要追究主要责任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
【声音】
甘孜州丹巴县中路乡克格依村村民 巴绒:
有了好房子,要是村口路再修好,就什么都好了。听说今年路要开修,到时候村里种的苹果、花椒、核桃要运出去卖就更方便了!
(本报记者 熊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