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揭蓝翔技校的秘密:教师流失教学质量堪忧

19.10.2014  07:26

  “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这句让公众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让蓝翔技校蜚声全国。然而,据记者调查,该校不少在职、离职教师表示,当前的蓝翔与宣传形象之间有着巨大落差;如果当前管理方式、教学人才不进行重大调整,未来很难看到起色。

   ■另类校长

  荣兰祥自封251比250多个心眼

  女生发短信表达对学校不满,被骗到办公室围殴;数百师生持刀围堵执法人员;退学者被群殴后带到黄河北岸威胁,并派人跟踪到家……离职教师们向记者讲述这些令人骇然的事件时,有人坦承自己便参与了多次,“暴力和金钱,是251管理最核心的两招”。

  “251”是蓝翔校长荣兰祥自封的代号,意指他像“250”一样勇猛,但又比“250”多一个心眼。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今年9月因“蓝翔百人跨省打架”事件而备受关注,其妻孔素英曝光他有20年家暴历史,并拥有3个身份证、生育6个儿女。

  据多位蓝翔离职教师回忆,最初的蓝翔,主要班底几乎全是荣、孔两家亲戚,以及来自河南虞城县的老乡。多位教师细数其班底成员发现,早期30多个核心成员几乎无一人拥有初中文凭。他们帮他实现了早期“霸业”,现在不少人已经离开,并在“孔荣之争”中开始向媒体讲述过往。

   ■暴力招生

  车站抢生源退学者中揪“卧底

  三十年前的1984年10月,被认为是蓝翔创立的起点。当时荣兰祥、孔素英夫妇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从河南虞城县走进东北200多公里外的济南,在济南市五十七中租来几间教室,成立“天桥职业技术培训学校”。1985年后,济南民办培训学校已达上千家,但天桥技校非但未受冲击,反而进一步做大。1989年,天桥更名蓝翔,竞争越发激烈,济南各大技校“大佬”们开始用暴力手段争抢生源。

  “各个学校都在车站驻人,就像现在出租车抢人一样,经常因为抢生源而打架,比的是拳头。”一些离校教师回忆,在一次被群殴之后,荣兰祥开始组建打架团队,每人次发放50元、100元不等的补贴。

  被多名教师指为“打架团队”成员的一名老师承认,最多的时候,他一年打架上百次,都和学校竞争有关。

  打架之外,学校之间开始相互安插“卧底”,以鼓动对方的在校学生退学,或制造一些有损学校声誉的事件。蓝翔治安队也由此多了一项职能——对每一起退学进行“教育”,揪出“卧底”。

  “你退学可以,一分钱不退!如果是几个人退学,我们就找带头的,关起来打,问他是不是卧底,打完了,开车送到黄河北岸,吓唬他将来敢说蓝翔的坏话就扔黄河里。再派人跟踪到他家,用实际行动告诉他,我们知道他家在哪。”一位蓝翔老师说,退学学生所有在蓝翔学习过的证明,都会被销毁。

  2000年前后,济南打黑,打架的事情少了很多,荣兰祥害怕被以涉黑查办。这一时期,他开始谋求政治身份,并顺利当选为天桥区人大代表。

   ■生财之道

  让学生“换专业”以便多收学费

  蓝翔的很大一块利益在于“转学”,教师们详细解释了这一办法:不断对专业进行细分,让一部分学生混淆概念,多次交钱。你来学厨师,报名的时候告诉你学厨师多少钱,但你学一段时间,就告诉你其实厨师专业学的是基础,你应该再学具体方向,比如面点什么的,得再交钱,或者干脆说你不适合学这个专业,让你多学专业或者换专业,老师可以据此获得提成。曾经有一段时间,蓝翔内部立规:如果一个老师所带班级“转学”率不达标,就会被罚款,反之则有高额提成。

  “当时我们工资两千元,但提成能拿到上万。”一名曾担任行政工作的蓝翔离职人员说。但他认为这不是蓝翔独创,其他培训学校或多或少也存在这种情况。

  在校园之外,荣兰祥开始扩大商业版图,并涉足多个行业。但这些尝试似乎多以失败告终,目前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商丘天伦花园项目。但该小区建成7年至今仍无完备手续。

   ■蓝翔之难

  生源过万教师流失 教学质量堪忧

  1997年,蓝翔学员人数过万。由著名演员唐国强担任代言人后,电视画面广告开始大量投放,宣传重点落在免费试学、毕业分配两项。但据此前媒体报道及记者采访,后者虚假成分较多。师生们称,分配工作往往很不理想,但由于证件要在工作满一定期限才给,且有实习保证金,所以许多人只能勉强接受,或者放弃证件和保证金离开。

  “挖掘机技术究竟哪家强?光吹是没用的,和其他学校,和社会上的比一下,看能不能拿个名次!早期的挖掘机老师都走了,现在有几个行的?”几年前离开蓝翔的一名操作教师称,技术教育注重的是实践,蓝翔目前学员太多,能够上手操作的机会少,加之教学人才流失,其教学质量要比网友们想象的低很多。

  “也不是没请过高素质人才,2005年左右要来一大批大学毕业生,结果人家来了发现管理不好,走了一大半。”一名离职行政人员说。

  教师们认为,当前的蓝翔与宣传之间仍有巨大落差。如果管理方式、教学人才不进行重大调整,未来很难看到起色。“蓝翔有过很多机会,可以成为大家想象的、宣传的那个蓝翔,但荣兰祥没抓住,他就抓钱了。”一位曾跟随荣兰祥十多年的离职职工说。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

(原标题:媒体揭开“蓝翔的秘密”教师流失教学质量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