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成都科学城成创新驱动新引擎

27.08.2016  22:03

    当越来越多的科研项目和产业投资落户成都科学城,这里的“科学”氛围越来越浓了。

    就在几天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成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将共建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西部应用研发中心,总部选址成都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

    这只是星罗棋布的项目之一。目前,在波光粼粼的兴隆湖畔,已环湖布局科学研究及应用转化、军民融合等六大产业组团,累计引进重大产业项目82个,总投资830亿元!

    这么多的项目之所以选择成都科学城,显然是看中了这里蓬勃发展的机遇。

    2015年1月,当“成都科学城”的构想诞生之时,成都就立志要在天府新区最好的地方——距离天府广场25公里的兴隆湖畔,规划总面积73平方公里,打造“西部创新第一城”,打响“创新为魂、科技立城”的牌子,让这里成为西部创新要素聚集最多的地方,包括研发、设计、制造等多个环节。

    作为天府新区“一城一区一带”之首,“成都科学城”不仅是成都创新驱动三大抓手之一,还在2015年9月被纳入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作为全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重要试验田。归根结底,成都科学城就是要和天府新区一起,成为全省新兴增长极,成为成都乃至全省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然而,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如何“炼成”?

    今年4月,当李克强总理俯瞰初具雏形的成都科学城,已经为此指出了答案:要做新经济核心区,新动能拓展区,打造四川发展新引擎。按照成都市委书记、市长唐良智进一步的说法,就是要“发展新科学、创造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建设新城市”。

    新引擎的“”,在于发展新科学,培育新动能。成都科学城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引进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努力创建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成都科学城全力推动校院地协同创新,引进了清华、斯坦福、北航、电子科大等多个高校项目;成都科学城还致力于打通军民融合通道,兵器激光研发生产基地、中核太阳能研发中心等选址相继落地。

    新引擎的“”,在于创造新技术,发展新经济。成都科学城完善孵化器功能,加快建设116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载体,天府菁蓉大厦已投入运营;成都科学城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打造知识产权转化与服务集聚区,探索创新创业服务新模式;成都科学城引进一批研发设计企业,如诺基亚全球技术中心、启明星辰西部研发中心等,搅动技术创新的一池春水。

    新引擎的“”,在于培育新产业,抢占新高地。成都科学城瞄准世界产业前沿和发展方向,推动网络信息、研发设计、会展商务、现代物流、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兴金融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聚集;成都科学城以开放姿态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规划建设中德产业合作园,德国北威州中心、中德医谷、中德天翔环保等项目已落户园区。

    新引擎的“”,在于建设新城市,打造新极核。成都科学城,不仅是再造一个“产业成都”,还是“再造一个新成都”,形成“一城双核、双核共兴”。这里生态优美、环境宜人,碧波荡漾的兴隆湖,自然天成的生态绿地,蜿蜒流淌的鹿溪河,亲水宜人的锦江生态带,共同构筑山水之城;这里设施完善,生活便利,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同步建设,一流学校、医院纷纷落户。

    从发展新科学到创造新技术,从培育新产业到建设新城市,清晰勾勒了规划建设成都科学城的内在逻辑。这也正是转型发展的逻辑。

    行进在转型发展的轨道上,白纸画图的成都科学城拔地而起。她以火热的实践,引领着天府新区的发展,成为一方投资热土和创新创业的又一天堂。今年上半年,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主要经济指标“双过半”,实现GDP127亿元,增长12.3%。

    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正在悄然启动,而且动力越来越强劲,不断催生经济的新爆点。成都科学城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大幕。

责任编辑:汪昕 来源: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