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中药材种植突破万亩 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中新四川网11月14日电 (刘刚 通讯员涂光葫)记者14日获悉,自贡市荣县近年来把中药材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措施来抓,中药材生产由点到面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当地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县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了16000多亩,实现了销售收入6000余万元。
据了解,荣县中药材产业有30多年的历史,中药材种类涵盖柴胡、荆介、草决明、半夏、黄桅子、砂仁等十多个品种,产地主要集中在正紫、金花、雷音、古文等乡镇,由于这些地方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农民有一定的种植经验和种植技术,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加快,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种植规模和多种生产运营模式。
“现在柴胡收购价是6块钱一公斤,今年你种植了多少?”荣县正紫镇中药材专合社社长张小平,正在询问村民邱世评今年柴胡的种植情况。
在专合社库房内,整齐码放着一堆堆柴胡,专合社聘请的十多名村民正用手中的剪刀修剪柴胡枝条,剪下来的柴胡根统一打捆,正准备装车发货。张小平告诉记者,作为全县柴胡最主要产地,正紫镇已种植发展柴胡4000多亩,种植规模居全省第一。“正紫竹叶柴胡”已作为自贡市的地方标准全面推广实施。
截至目前,荣县全县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9个,社员15000人,带动周边农户64800户,2015年实现了经营服务总额8900万元。
据荣县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专合社社员在化肥、农药、种籽(苗)的供应和分配上享受优惠价格和其他优惠办法,在收购产品价格中专业合作社用差价兑现分红,使社员真正得到了实惠。他认为,专合社与社员签订种植收购合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和生产管理的合作方式,更好地适应了当前的土地承包经营模式。专合社负责为药农提供种子种苗、技术指导、产品销售,并以略高于市场价保底回收产品,使农户无市场风险,有效保证了农户的利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