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却砚雕刻技艺将申报国家级非遗

13.03.2014  12:23

攀枝花探索“企业+大师+基地”生产经营模式

    3月11日,记者从攀枝花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获悉,攀枝花日前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苴却砚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申报“中国苴却砚雕刻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把苴却砚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市文化名片。

    经过多年的努力,攀枝花苴却砚已声名鹊起。“下一步,我们将积极申报‘中国苴却砚雕刻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攀枝花市文广新局文化产业处处长林海表示,到2017年,力争培养一批仁和区级设计雕刻技艺人员,市级工艺美术师,省级、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同时,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到2017年,力争培育5-10家示范企业和3-5家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年均销售持续增长。

    根据意见,仁和南山园区将充分发挥“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集聚作用,吸引更多有实力和潜质的企业进入加工区,实现产业集聚和规模化生产。同时,在南山园区建设一个苴却砚集中创作加工区,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有了创作加工区,这只是生产环节——苴却砚产业链条的中游。在产业的下游,攀枝花将建设苴却砚集中展示销售区。在仁和的大河边打造一条苴却砚文化街。“充分融入园林、文化、旅游等元素,突出‘砚、玉、石’主题,把大河苴却砚文化街建成外来游客到攀枝花必到的重要景区。”仁和区文广新局副局长何松林对这条街的打造充满期待。

    外地游客来攀旅游,不仅能欣赏到苴却砚,还能体验到苴却砚的雕刻技术。攀枝花将把仁和区平地镇、大龙潭乡建成苴却砚游购体验区,并将苴却砚文化产业植入迤沙拉历史文化名村,打造最具产业特色,民族风情的游购体验区。

    根据意见,为推进苴却砚文化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攀枝花还将探索“企业+大师+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强非砚产品的创意设计;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不少于100万元,并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增加,该资金主要用于龙头企业扶持补贴、重点项目建设、产业配套设施、人才培养、品牌包装等。(记者 秦勇)